“岛”是大连在实施旅游功能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功能转换的重要旅游资源。大连海域内岛屿众多,总面积超过3万公顷,主要岛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优越,盛产各种海鲜,如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广鹿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长兴岛、我国北方距离陆地最远的岛屿海洋岛等。
“石”指礁石,奇特的礁石景观突显出了大连海滨独特的北方风光。诸如棒棰岛、大黑石、黑石礁等区域的礁石,都已成为大连海滨旅游的知名景点。
“崖”是石质山体与海洋交接处的景观,大连海滨石崖景观众多,给人以险峻、壮观的感觉,围绕崖而形成的“击浪现象”和听涛观浪更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景观。
“林”是“绿色”视野的来源,大连海滨景观中的“林”是大连海滨旅游的一大亮点。诸如白云山、骆驼山等森林公园都位于海区周围,森林景观与海景相得益彰,更能产生巨大的旅游效应。
“对照普查结果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大连对海岸线、海岛及海域资源进行功能定位,确定了港航业发展区、临港工业区、海产养殖区、旅游业发展区和重点保护区。”大连市海洋渔业局局长刘锡财介绍,针对此前近海养殖无序发展的现实,从2006年开始,大连市对非养殖区内的海产养殖浮筏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海域25万亩,市财政先后划拨专项资金13.6亿元,对养殖户给予补偿。
力促旅游业转型,做足“海”的文章
近年来,大连海滨旅游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以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域为基础,围绕渤海、黄海2条海滨带进行带状铺张式开发的态势。已开发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棒棰岛、东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等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海滨旅游度假景点,黄渤海海滨带上诸多的沙滩浴场更是形成了大连海滨旅游的强大基础优势。
海滨旅游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形式丰富多样,集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的主导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滨旅游出现得较晚。“大连旅游业要实现快速转型,必须着力从海滨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表示,大连已确立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大连必须对海滨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选择,发挥规模效应,培育一些名牌旅游基地,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滨海旅游经济圈,形成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大连正在编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海滨旅游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大连市长李万才说,去年全线通车的辽宁省滨海公路,串连起大连区域内多个旅游产业聚集区。以此为依托,大连将全力打造蓝色旅游经济圈,建设世界滨海旅游名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具体说,大连将凭借建设中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国际邮轮母港,成为东北亚旅游集散地;着力建设滨海度假中心、商务会议中心、文化节庆中心、田园休闲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以滨海休闲、海岛度假、跨国邮轮、远洋旅游、国际商务会展、海上赛事、大型娱乐、康体养生、节庆活动、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全年全天候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据介绍,大连正沿着规划中的渤海、黄海旅游经济带,在1371公里的海岸线上开发建设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钻石港湾商务旅游区、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其中包括100个沿海休闲度假、养生康体、娱乐旅游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在黄海深处的长山群岛开发建设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同时,在北部山区已形成由龙门温泉、安波温泉、步云山温泉等构成的温泉旅游产业带,与渤海、黄海旅游经济带共同组成环市蓝色旅游经济圈。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和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易军介绍,前者将在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拓展产业空间、提升产业档次。目前由万达集团携手联想集团等4家企业,投资500亿元在金石滩开发建设一个高端旅游综合体项目。大连海昌集团全面介入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已聘请加拿大著名设计公司对海岛开发建设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将按照“一岛一品”的原则建设包括度假区、养生庄园、高端渔家乐、星级酒店、沙滩浴场、海岛高尔夫、养生岛、渔博园、海岛运动和娱乐、国际海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海洋牧场等高端旅游项目。随着大连旅游业转型升级,一个环市蓝色旅游经济圈初具雏形,未来3到5年,大连旅游体量将再翻两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