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
发布时间: 2010-06-21    作者:欧阳湘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0-06-10
  字体:(     ) 关闭窗口

学习现代金融管理是无产阶级建立革命政权的必修课。因为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同样,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从学术史现状看,近年关于新中国成立前后金融工作的研究多重视对金融机构的接管,特别是对国有和官僚金融机构的胜利接管,以及对私营金融业的整顿和改造;而较少涉及接管后的管理实践,特别是探索中的曲折。金融货币市场的整顿和人民币制度的推广问题较受研究者青睐,特别是关于解放区货币的统一和“银元之战”。而从物价角度论述的更多。关于各地货币战,以上海“银元之战”的最多。如张小平的《解放初大上海的银币之战》(《世纪》1998年第3期),文楚的《上海证券大楼接管见——钱瑛将军访谈录》(《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2期),苗生的《解放初大上海的银币之战》(《春秋》1999年第5期);武汉有涂天向、黄建芳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建国初期武汉金融物价斗争纪实》(《党史天地》1996年第6期),严雄飞的《建国初期湖北经济环境的整治及成效》(《江汉论坛》2003年第5期),张通宝的《湖北近代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也有专门章节;重庆有艾新全的《1950年春稳定金融平抑物价之战》(《红岩春秋》2006年第3期);广州主要有黄穗生的《广州解放后初期打击金融投机的斗争》(《广东党史》1995年第6期),佚名的《开创新中国广东金融事业的新篇章——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区行和广东省分行成立前后》(《广东金融》1998年第12期)和欧大军的《叶剑英主政华南时的货币政策》(《岭南学刊》1999年第2期),这些均极简略,限于某一事件或侧面,显有进行系统考察的必要。本文拟在全国货币争夺战的大背景下,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并从一个侧面和局部揭示新中国金融事业开创时的艰难探索。

旧中国金融市场极度混乱,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币走向本位币之路面临着多重挑战。广州因政治经济地位和历史条件,金融形势复杂,货币争夺战具有特殊困难和典型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货币战,指的是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市场的斗争。由于旧中国金融市场极度混乱,人民币是在历经一场又一场的争夺战之后逐步取得胜利的。阻碍人民币的“敌性”货币主要有三种,需要打三场货币战:一是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金圆券和银元券(及其地方货币),通称“伪币”;二是金银,特别是银元;三是外币,主要是美钞和港币。处在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各金融中心城市,三种货币势力并不相同,三大货币战各有特色。对“伪币”之战以平津为代表,“银元之战”以沪汉为代表,对外币之战则以广州的对港币斗争为代表。对于长期在农村从事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三类货币以伪币最易肃清,银元次之,对港币的货币战最难打。原因是,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战败,其货币越来越不堪一击。例如北平解放后,金圆券挂牌收兑比价为110,收兑期限20天;4月南京解放,收兑比价12500,期限10天;5月上海解放时,收兑比价110万元,期限仅7天。而华南、西南地区,对于取代金圆券的银元券甚至不予收兑。对金银特别是银元的斗争是各地的共同战役。无论是年初解放的平、津,还是后来解放的沪、汉、穗、渝,都有“银元之战”。对于货币战的基本走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认为,“金圆券不打自倒,因此在金融上我们所遇到的敌人,已不是软弱的金圆券,而强硬的银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的金融形势异常复杂。广州是近代中国重要金融中心之一(一般认为近代中国有三大资本集团,即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集团,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华南集团,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集团。另说加上四川的华西集团为四大集团)。到解放战争后期,大批达官显贵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战败而纷纷携带金银财宝南下,广州越发成为金银和外汇集散地。据估计,当时流通于中国的美钞约1.5亿元,“上海为最大市场,广州次之,天津、汉口又次之”;至于港币,到1948年底共发行9亿元,“流通中国约二分之一,流通地域以广州为中心”。到19496月,流通于内地的港币约有6亿元,分布情况为华南88%,华东、华北12%。在华南者广东占90%,省内分布为广州80%。这还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就在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还在广州进行了“金融的最后一搏”,使得广州的货币战更加难打。19492月,行政院长孙科在广州公布《财政金融改革方案》,着手发行银元券的筹备工作。74,阎锡山内阁公布《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正式废止金圆券、发行银元券。金圆券以5亿元折合为银元券1元,限于91收兑。到12月国民党败退台湾,银元券总共只流通了5个多月。又一次失败的“币制改革”,在广州市民的意识中强化了对任何纸币的不信任;当人民币出现波动迹象时,容易唤起人们对法币、金圆券特别是银元券迅速贬值造成巨大损失的痛苦记忆,不利于人民币占领货币市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的金融形势复杂,与它毗邻港澳和华侨之乡的地情特点有密切关系。解放前夕,粤港关系非常紧密,港币在华南影响深远。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前夕,港币占领广州整个货币市场。港澳的金融波动,往往迅速带动广州市民的投机心理。广州也是国际金融走私的跳板,国内金银价格如与港澳、海外有差价时,即时引起内流外出现象。新中国成立前后,广州是国内联系香港的唯一窗口,大批国民党要员及眷属携带金银频繁来往于穗、港两地。国民党特务也途经香港潜入内地,有不少就在广州扰乱金融秩序。而新中国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战略,中英关系也复杂微妙,采取激烈措施排挤港币从而影响到香港的稳定,显然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这使得对港币的斗争多少有点投鼠忌器。广州还是海外侨汇中转站。广东号称“华侨之乡”,据权威估算,当时海外华侨为数1000万,广东则占70%;以侨汇论,广东占全国侨汇总额的80%以上,绝大部分都经由广州返汇。有学者因此认为,“研究广州的金融,对这构成广东金融经济特质的侨汇,是不能有所忽视的”。解放战争后期,广大华侨规避国民党的反动金融政策,其手段之一为美金汇票,广州名为“通天昃”,即在美国甲乙两地间之汇票,寄到广州在市上出卖,买者直接寄到美国使用;其次为汇出港币汇票,在广州市场出卖。这使得广州的金融黑市相当发达。新中国厉行保护华侨的政策,也增加了广州对港币斗争的难度。总之,广州金融物价方面斗争的尖锐和复杂程度,在全国新解放的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数的。

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在全国各地的货币战中,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典型意义。广州货币战任务繁重,但主要是对港币的斗争。一方面,“以合理牌价收兑美钞、严格管理金银,方针、办法与现行者同”,即广州与平津沪汉相同。另一方面,“蒋所发行之银圆券,伪大洋票,及其辅币一律禁止流通买卖使用,宣布作废”。作为人民币的敌性货币,港币与北平、天津的金圆券,与上海的金银和美金相同,但又有其独特之处。(1)它与金圆券、银元券不同,并没有随着国民党军队的不断战败而变得不堪一击。(2)它作为纸币,不同于金银,除了交换之外本身没有价值。货币政策稍有不慎,容易爆发恶性通货膨胀。(3)港币是一种外币,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工具”,其货币发行及汇率等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并非操之在我。在此,需要将港币与地方货币包括少数民族货币区别开来。保留港币,可能导致华南的财政经济受制于发行港币的港英当局,甚至沦为它的附庸。“对港币的斗争仍是一个严重的货币阵地争夺战,又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4)港币又与美元、英镑等外币根本不同,对港币的斗争更为复杂而艰巨。因为在华南特别是广州,港币几乎是唯一的通货,广大劳动人民普遍持有大量港币。假如与对美元等外币一样干脆利落地予以查禁,将损害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显然,广州的对港币斗争,不可能照搬平津沪汉等城市货币战的现成经验。对此,中财委曾特别强调,“必须认清港币在华南根深蒂固,又与侨汇密切结合,肃清港币比银元困难”。这是众多研究者未能注意的,有的甚至误将广州对港币的货币战作为“银元之战”的一部分。

    1. 新中国成立前后浙江省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三个转变”
    3. 新中国成立前后工人群体的婚姻变迁
    4.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探索
    5. 新中国成立前后日本与中国东北贸易的发展
    6. 劳资关系与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劳资关系变动
    7. 劳资关系与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劳资关系变动
    8. 新兴国家挑战美欧货币霸权势在必行
    9. 保障房,资金缺口怎么填?
    10. 广州“一二·五”金融斗争的历史考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