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
发布时间: 2009-09-24    作者:马述林口述 田姝整理    来源:《红颜春秋》(峥嵘岁月)2007.2 2009-09-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线调整对重庆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由于三线建设是在国家备战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而且受到“文革”动乱的冲击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因此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一种嵌入式经济模式,与地方配套协作不够,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80年代,我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为此,中央作出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的决定。1984年,国务院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由国家计委代管。鲁大东任办公室主任,钱敏、郑汉涛任副主任。规划的范围,先对云南、贵州、四川(包括重庆)、陕西四省和豫西、鄂西地区内的工业交通企业,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在上述地区内的直属企业,进行规划,重点放在四川(包括重庆市)、贵州、陕西三省、豫西地区和国防军工企业方面。随后又在调整改造重点地区的八省一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

  重庆属于三线调整改造的重点范围,因此,市委决定成立了市人民政府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简称三线办)。当时由市委常委崔连胜任主任,四川兵器工业局顾问李敏、重庆船舶公司经理李增华、市计委副主任李义任副主任。三线办管理体制也几经变化,最初由市政府直管,后来归口市计委,隶属市计委,成立直辖市后撤销。

  重庆的三线调整改造,重点对建设不成功、未建成、有隐患险情的部分三线企事业单位采取关、停、并、转、迁、换等措施,进行资产存量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为三线企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重庆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工作已取得较好成绩。全市“七五”、“八五”、“九五”共有调整项目31个,涉及调整单位43个,这些项目都已完成。

  重庆的三线建设壮大了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实力,使重庆形成了以机械、冶金、化工为主体,轻、重工业并举,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重庆今天的工业实力,就没有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全国一流的几个大厂,如西铝、川仪、重汽、川维厂等。也可以说,没有西铝、川仪、重汽、川维,就没有西彭、北碚、双桥、长寿地区的繁荣。

  同样,重庆的三线调整对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加快了重庆的城市化进程。

  一是加快了重庆市工业布局的调整,增强了重庆市的经济实力,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原散布在偏远山区的20多家国防工业企业和研究所先后迁入重庆市区和近郊区县,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四大片区,即南坪电子仪器仪表工业区(三厂三所:338789759厂和242644所迁于此)、巴南渔洞汽车及重型机械加工工业区(南线布点的10个兵工厂迁建于此)、江北冉家坝精密机械电气仪表工业区(万县的4524544554574874896个厂迁于此)、石桥铺科研区(5962所、航天机电设计院、机械部第三设计院、中石化一品研究院、重汽研究所、515厂、289厂等迁于此)。这些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的调整迁建,不但促进了一批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的兴起,更为重要的是为90年代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本世纪初重庆北部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促进和推动了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各三线调整单位都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入重庆市支柱产业,把企业的搬迁建设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设计起点高,有的还引进了国外较先进的生产线,所以,重庆市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汽摩、以天然气为主的化工、以钢铁和铝材为主的冶金等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对振兴重庆经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三线调整,就没有重庆现在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经济格局,也不会有两大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和现在的几大支柱产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