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重庆武斗与全国唯一的“文革公墓”
发布时间: 2009-09-24    作者:胡志金    来源:《文史精华》(沧桑纪事)2008·7总第218期 2009-09-24
  字体:(     ) 关闭窗口

  重庆“八一五”公墓,这个文革遗址成了全国唯一证重庆大规模武斗的坟墓,这里埋葬了百多人的冤魂尸体。墓园占地面积50余亩,每一块墓碑上都镌刻着“一五派”死者的名字,其下都埋着一名、几名乃至十数以上的红卫兵和造反派。

“八一五派”与“反到底派”

  跟全国一样,文革中重庆武斗分成两派:一派据是“保卫毛主席的坚强战士”,“始终不渝地捍卫毛席革命路线”,1966815日成立的所谓“红卫兵重警备区”,还有工人、干部成立的以“八一五”为代表的种战斗团,后干脆一律对外宣称叫“八一五派”。

  在重庆文革中进行到最激烈的1966年至1967年间很快分离出另一派:“反到底派”,也就是要砸“八一五联会”的“砸派”,俗称“反吊起”。

  位于重庆沙坪公园小溪亭阁不远的“八一五”公墓基本上都是在19675月至8月间被打死的中学红卫和重庆厂矿企事业的工人造反派,年纪大的多在十几岁或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1岁。公墓建在一片小树林里,这里依山傍水,鸟鸣清幽,很早以前曾是一处解放军烈士墓。“八一五派”所以选中这块风水宝地,据称还是请了风水先生的。首先,这里位于沙坪公园的僻静处,曾是解放前地下党常接头之处,有像征意义;第二,“反到底派”再强大不会攻到这里来,沙坪公园几乎是“八一五派”腹地的腹地。文革武斗时期,以重庆大学为首的“八一五派”,占据了沙坪坝所有的地盘,该地区的“反到底派”都逃走了。

  重庆武斗主要集中在各大专院校和各个企业,双方以“占山为王”的形式,来者先到就算是占领了所谓制高点。学校主要是各个教学大楼,工厂主要是职工宿舍和厂房。占全国军工企业四分之一强的重庆,武斗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冲突烈度高,很大原因是这些大量的军工企业的存在,凡所有的常规武器,都有军工厂制造。打响山城第一枪的是在重庆工业学校,而真正发生激烈冲突的是在重庆建设机床厂,即现在的建设摩托生产基地。这是一个从汉阳迁至重庆的特大型军工企业。在那个时候这个厂是极端保密的,守卫这个军工企业的是一个连的解放军部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