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党的问题
1、有人说现在大小单位都是党员做头儿,党团员一手遮天,到处马干吃尽,白丁就没眼,这不是党天下吗?这种说法对不对?2、党的高级干部有特权思想,生活待遇特殊,仗势欺人,这不是新权贵是什么,难道这不是党正在腐化的标志吗?你的看法如何?3、共产党只听好的,不听坏的,压制群众揭露阴暗面,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党和群众的关系一天不如一天。这是不是事实?
二、关于党所领导的历次运动
1、土改、三反、五反、镇反、肃反等运动,是残酷无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冤枉了许多好人。这种看法对吗?
2、现实社会对剥削阶级出身的子女歧视,工农出身的子女前途光芒万丈,剥削阶级子女前途暗淡无光。这是不是事实?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共产党放长线钓大鱼的一个策略方针,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手段。这种说法对不对?
三、民主自由问题
1、我们国家的制度是民主的形式独裁的内容,这话对不对?
2、我国选举制度是不是有不民主的地方?等额选举(候选人和提名数相等)是否不民主?事先提出候选人是否不民主?
3、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游行示威的自由是否是骗局?我们的国家是否不如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自由?
四、农村问题和经济生活
1、有人说“党不关心农民,城乡物质不合理,农民生活苦。”你的看法怎样?
2、有人说:“农村干部作风恶劣,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是不是事实?
3、统购统销是搞好了还是搞坏了?
其实,就是把1957年右派分子的一些典型言论和观点不加评论、不作分析地向同学们宣布(当时绝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这些言论是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革命的“右派言论”),然后要大家大胆地、自由地发表对这些言论的真实看法。
然后,又组织第二、第三学部的学生到“向党交心活动”开展得不错的第一学部(四中)去参观学习、受教育(四中那个点作为重点,提前了五天集中学习,以总结经验)。在那里,学生们看到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指挥刀、军装、手枪套等。那是一位觉悟了的同学主动交出来的,他曾隐瞒了其父在解放前夕已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和突然失踪的历史。组织者强调,党是最爱护青年的,抗日期间大量有志青年冲破国民党阻挠,奔赴延安,经过千锤百炼,如今都成了革命事业的中坚。他们中间许多人出身都不好,但能背叛自己的反动家庭……我们党的政策历来就是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出身嘛,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革命的道路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真诚地向党交心,大胆地鸣放,就是信赖党,就是革命的表现……
所有这些方法终于奏效了。几天以后,各个点上都开始有了一些“有分量”的大字报,诸如:《南共纲领之我见》、《达尔文主义的社会意义》、《评统购统销政策》等等,很多大字报的内容涉及到了前面公布的那些“右派”的观点,涉及到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问题、斯大林主义问题、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问题、红楼梦的现实意义等等。写出这些大字报的同学受到了肯定和表扬,被派到各班介绍经验,于是又激发了更多的人写出更有分量的大字报。而那些被选出来作为运动骨干的学生则按照组织者的要求,每天废寝忘食地忙着摘录大字报,参加汇报会,听取领导的指示……忙完了这些以后,还要想方设法开辟“新战场”,夜以继日地去找棍子、钉桩子、牵绳子、搅浆子。几个学部的伙食都比平时要好得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更顺利地鸣放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东西来。运动组织者所期望的鸣放高潮终于来到了,三个学部所在的学校都成了大字报的海洋。运动办公室整理的简报、大字报选抄等材料直接分送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省委宣传部派人直接到各学部看大字报,了解情况。据运动后期“成都市高中毕业生寒假社会主义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总结中说“:学生大鸣大放的高潮来得快来得大来得猛……参加鸣放的2917人贴出了大字报32100张,提出了意见63443条,这些大字报和意见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关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生活方面的,其中多数意见是错误的和反动的,尤其是某些系统的反动言论和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疯狂仇恨的叫嚣,真使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而且,“真正鸣放深透的时候,也正是黑云乱翻、歪风上涨、西风暂时压倒东风的时候,这时进步分子孤立抬不起头,中间分子动摇向右靠,落后分子活跃,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大肆向党进攻,这时混入团内不坚定分子动摇叛变了,平时伪装老实不言不语的学生,也行动起来进攻党,这样一来,四类分子的面目彻底暴露,学生的阵营就分明了。”
鸣放已经深透,运动又转入了“辩论”阶段,也就是对鸣放出来的反动言论进行反击和“消毒”的阶段。先是由学部领导根据市领导小组部署,进行动员,大讲“反动言论为什么必须批判”,说服学生不要“讳疾忌医”“既然有病,为什么又怕吃药呢”……动员后,着手训练“骨干分子”,研究被批判对象的论点。接着,全市的参训学生连续几天集中在十三中的大礼堂进行了“正反”两派观点的大辩论。各个点上曾经受到表扬和夸奖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鸣放者,代表了“反派”观点“,正派”观点的代表则是经过上级重点培养的、早已做好准备的“阶级立场坚定者”。
辩论首先由一些被挑选出来的大字报的作者宣读自己的文章,其中有的经过了作者的再加工和政工干部的“点拨”。接着就是“正派”代表对他们的批驳,批驳者特别提到那些文章的作者的出身,不是反动的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就是旧社会的文人家庭,要不就是与当右派的亲戚朋友有密切的往来……认为他们的狼子野心可谓昭然若揭,路人皆知。针对《评统购统销政策》的作者“,正派”代表义正词严地说:最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胆敢在大会发言时,把自己文章的题目改成了《抨击统购统销政策》,足见其反动本性之顽固,气焰之嚣张。
这个阶段进行了几天后,召开了一个总结大会,成都市委宣传部的一个副部长讲话,非常严肃地引用了毛主席的教导:“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接下来说“几天来的辩论,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在我们青年学生中活生生的反映。有的同学受到批判以后,说自己是上当受骗了,说我们搞了阴谋。我坦诚地告诉这些同学,我们从来就没有搞过阴谋,我们搞的是阳谋。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反复说的是要你们向党交心,要你们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剖析反动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从来也没有要你们污蔑党,攻击党啊?!你们要利用大民主,利用言论自由来攻击党,这只能说是你们的反动本性的顽固表现,要你们不表现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呢?……当然,对于你们这样一些人,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要给出路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包括那些还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人,或者说那些有问题但还没有向党交心的人,只要你们端正态度,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错误思想亮出来,真诚地向党交心,而不是讳疾忌医,你们也是有救的。我们不是要在你们当中抓右派,你们放心。青年人大多数没有经历过阶级斗争的锻炼,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的确有幼稚、不懂事的一面,这场运动就好比给你们‘种牛痘’,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这场运动增强抵抗各种反动思潮、思想的侵蚀的能力……”至于运动前期再三强调的“不带帽子”等等保证,他说:“我们这里有无反动言论呢?有了怎么办?进不进行批判呢?要知道这是党在挽救青年,分析立场才能改变立场嘛!……我们说的不‘乱’扣帽子,帽子有何可怕,只要扣得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