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贵阳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综述
发布时间: 2009-09-18    作者:康景星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2009-09-18
  字体:(     ) 关闭窗口

  1949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解放大西南的指示,命令五兵团向西挺进,接管贵州。11月上旬,部队从湘西向贵州进发,一路势如破竹,迅速突破国民党黔东防线。在地下党和贵阳市进步人士的支持配合下,1115解放了贵阳。

  贵阳解放后,在省委、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贵阳市的接管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接管工作完成后,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指示,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各阶层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治理贵阳、管理贵阳、改造贵阳、建设贵阳的工作。经过镇压反革命运动、收容改造游民、禁毒禁蝎等斗争,有效地治理了社会治安,稳定了社会秩序。与此同时,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并完成了民主建政、整党建党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把一个破烂不堪、乌烟瘴气的旧贵阳,改造和建设成一个秩序井然、欣欣向荣的新贵阳。

  ()

  贵阳,是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川、滇、湘、桂的交通枢纽。解放前夕,贵阳人口约24万。私营工商业5317户,从业人员22383人。工业多属轻工业,以机制卷烟为主;私营商业以经营绸布、百货、盐巴、油脂、中西药为主,还有茶馆、酒楼、典当、舞厅之类行业,是一个典型的畸形消费城市。

  19494月至7月,在国民党贵州省主席兼贵州绥靖主任谷正伦主持下,周密布置“应变计划”,提出了“总体战”方案,扩大反革命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培训了1100余名“反共游击”骨干,又从监狱里放出800余名惯匪惯盗。并极力推行“党工下乡,特工潜伏”的破坏阴谋,企图破坏贵阳电厂和水厂等重要市政设施。119,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韩文焕指使省会警察局长张安庆带信给市长张致祥炸毁贵阳城,实行“三光政策”。1111,国民党贵州反动当局对我党和进步人士大肆屠杀,24名革命志士被杀害于沙河桥和马家坡,这就是贵阳的“双十一惨案”。

  贵阳解放以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14条规定:“凡人民解放军初解放的地方,应一律实施军事管制,取消国民党反动政权机关,由中央人民政府或前线军政机关委任人员组织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立革命秩序.镇压反革命活动,并在条件许可时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据此,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于19491122日成立。主任苏振华、副主任陈曾固、赵健民、委员杨勇、徐运北、刘星、秦天真。下辖军事、民政、财政、文教、建设、公安、市政7个接管部。

  贵阳市的接管工作,由市军管会市政接管部组织接管。11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市委书记秦天真兼任市长,副市长杜恩训。随即,市政接管部召集接管队伍在达德中学开会,宣布对贵阳市接管采取“各按系统、原封不动、点滴归公、逐渐改造、接管统一”的方针,并布置了市级各部门和各区的接管工作。全市组建16个接管组,138名联络员参加,由24名军代表率领开展接管工作。

  民政组:军事代表翟峻家。接管市政府的民政科、户政科、人事科、社会科、“二五减租”协会和卫生局所辖妇产、传染病医院、8个卫生所、救济院及安老、育幼、妇教、游习4个所。

  财政组:军事代表李文斋。接管市政府财政科、地政科、主计室、出纳室、税务稽征处及所辖9个稽征所、职员合作社。

  教育组:军事代表夏页文()。接管市政府的教育科、市立中学、市立高商,以及29所市立小学和34所私立小学。

  建设组:军事代表张秉钧。接管市政府的工务局、水利林牧公司、渔场、市场公园、体育场。

  公安组:军事代表赵锦禄。接管市参议会,警察局和9个分局,各派出所等。

  法院组:军事代表林超。接管地方法院及所属机关、监狱。

  秘书组:军事代表武彬。接管市政府秘书室及所辖庶务、监印、缮写、收发、保管、电话6个室。为清理敌伪房地产及统一分配房屋,由秘书组增设房地产管理处。

  派到各区接管的军事代表是:一区翟云飞,二区葛庆兰,三区李冀础、四区刘超,五区

  孙丹一,六区王友智(不久改为李子刚),七区崔国祯,八区刘雨成,九区秦延海。他们分别负责接管一至九区区公所及各区的民政、财政、户籍、警卫各股。

  1125,军事代表和联络员进入各单位,采取接与管同时并举的办法。首先是接管旧人员、档案、物资、钱币。国民党贵阳市政府市长张致祥在解放前夕逃跑,市政府工作由主任秘书徐泽庶负责移交。1210,接收工作大体告一段落:共接管机关、学校105个,旧职人员2253名,档案31783卷,各类物资折价50万银元。

  为配合接管,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各种法令、布告,以及治安、交通、金融、工商、税收、教育等有关政策。宣布废除反动的勘乱、自卫特捐等条令,取消公民、党义及童子军训等反动课程。要求各学校迅速恢复上课,工厂迅速恢复生产.鼓励商户守法开门营业。

  当接管工作告一段落后,一方面发动群众进行清理资产;另一方面对旧职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在清资工作中,清出的物资,群众举报的占76%,工作人员清出的占4%,旧职人员交出的占10%,移交的占10%。对旧职人员的处理,本着“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首先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有关政策,视其在接管中的表现、家庭经济状况,分别发给150300斤米的生活维持费,然后根据本人工作能力适当作了安置。据统计,全市共留用592人,选送到各类干部学校学习的220人。

  接管工作一完成,贵阳市人民政府就相继建立了各级工作机构。计有:民政局(局长翟峻家)、财政局(局长李文斋兼,副局长杨德逊)、建设局(局长张秉钧)、教育局(局长厦页文兼)、公安局(局长赵锦禄)、税务局(局长李文斋)、工商局(局长张开生,副局长翟志平)、卫生局(局长戴必正,不久由秦克夫继任,副局长徐其杰)、秘书室(主任陈军)、房管处(处长叶纪全)、法院(院长林超)、民委(主任李儒云)。从此以后,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治理城市、恢复生产和社会改造工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