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硚口区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批示精神,开始发动群众,从各方面积极地筹建人民公社。5月中旬先后批准了硚口区人民公社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桥梁,进行筹建。至1961年5月,人民公社开始逐渐自行解体。
硚口区人民公社筹建的历史背景
1958年8月,在农村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同时,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来城乡一律搞公社”。1960年3月,党中央又明确指出,要积极组织城市人民公社。
1960年3月,湖北省委批转了武汉市委《关于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初步意见》。4月25日,市委扩大会通过了《市委关于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开展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8日,市委领导在全市党员干部大会上作动员,全面宣讲城市人民公社的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并分析了武汉市已具备的种种条件,要求各区在五、六、七三个月内分期分批建立人民公社,全市7月底以前实现人民公社化。4月29日,市委转发了江岸区先锋人民公社和江汉区东方红人民公社试点的经验报告。6月21日,市委发了《关于全党办公社的指示》。
在传达中央、省、市委关于成立人民公社一系列指示的同时,硚口区于1960年3月20日成立了公社问题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并抽调了20名干部深入到利济、宗关、宝善等三条街调查了解情况,相继召开了书记处会、常委扩大会和中央、省、市在汉大厂书记座谈会,一致认为在硚口区成立人民公社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其理由是:
一、通过以总路线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深入人心。
二、1958年以来,全区工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全区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四、农村人民公社已经大大地巩固起来,这两年全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有了办城市人民公社的经验。
在此历史条件下,硚口区人民公社筹建了。
硚口区人民公社党委及筹委会的建立
硚口区筹备人民公社成立的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60年3月底以前,区里成立了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党组织在195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各种生活服务站和幸福里巷。3月中旬,区委对集体福利事业进行了检查评比,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在全区推广“二五”食堂和长堤幼儿园等单位的经验,同时还作出《关于广泛迅速地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决定》,要求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应当把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提高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各工厂、企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部门应积极参加这一运动,各级党组织要拿出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工作的规划”。并确定利济、宝丰、宗关三条街为办分公社的试点,这一段围绕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面上主要是抓组织、抓规划、搞试点,而且多在下面进行,对其他工作还牵动不大。
第二阶段是1960年4月初,市委组织了赴外地参观团,硚口区委也去了3名领导,先后赴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等地参观学习。之后,市委派了一位书记负责指导硚口区人民公社的组建工作,因此区委加快了步伐,决定在7月上旬正式成立硚口区人民公社。这一段主要抓了以下八件工作:
一、4月23日,硚口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把大办城市人民公社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和大会“决议”的重要内容。到会代表对建立硚口区人民公社作了发言。
二、调查摸底,全面规划,为建立人民公社作好组织准备。
根据市委指示,全区建立一个公社,辖区单位均由公社统管。公社共有652个单位,其
中属中央管的工厂、企业、大专院校和机关团体19个,属省管的52个,属市管的172个,属区管的409个。公社人口共有42.4592万人,其中单位职工14.3934万人。居民户口8.5312万户,公共户口332户。把14条街(即韩家墩、宗关、汉水、宝丰、建乐、劳动里、利济、汉中、荣华、六角、三曙、关帝、宝庆、石码头)合并为8个分社,确定划分社的原则是以国营工厂企业为主体,以原街道组织为基础,便于组织生产协作,便于大厂带小厂、小厂辅大厂,全民带集体、集体保全民。分社以地命名,8个分社的划分是:宗关分社(以省拖拉机厂、武汉制药厂、电池厂为主)、宝丰分社(以武汉机床厂、201工厂为主)、汉水分社(以申新纱厂、武汉汽车制造厂为主)、荣华分社(以武汉印刷厂为主)、利济分社(以区属工业为主)、宝善分社(以区属工业为主)、汉正分社(以区属工业为主)、宝庆分社(以街办工业为主)。
分社下面成立管理区,全区共划分了59个管理区,一般由两至三个居委会组成,人口在5000人左右,按自然块块集合,尽可能以大、中国营工厂、企业、机关、学校为核心,有利于发展生产、组织生活。
三、大张旗鼓地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关于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宣传教育运动。要求85%以上的人民群众对人民公社有正确认识,对各类人员的思想动向反复作了摸底排查,区委认为在建立人民公社中贯穿着两个阶段、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尖锐斗争,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思想教育,既贯彻自我教育,又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抓典型,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公”字当先,事事为公,“干”字当头,事事上游的新风尚。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还开展了群众性的新“四比五百”运动,即比“公”字挂帅、比不断革命、比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比提前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谈一百个“公”字挂帅、谈一百个不断革命、谈一百个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谈一百个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谈一百个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好人好事。
四、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大力发展工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