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发布时间: 2009-09-04    作者: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9-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GDP年均增长10%,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市场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浙江省统计局网站9月3日消息,60年来,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克服了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和各种困难,使浙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并正向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迈进。

  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有15亿元,2008年达21,4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272倍,年均增长10%,其中,1950-1978年均增长6.2%,1979-2008年均增长13.1%。人均GDP由1949年的72元增加到2008年的42,21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00倍,年均增长8.1%,其中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2%,是各省市区中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

  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综合实力,使浙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2008年,GDP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1位。

  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前,浙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GDP中,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68.5:8.0:23.5,转变为2008年的5.1:53.9:41.0,劳动力比重从86:6:8转变为19.2:47.6:33.2。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跃迁。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重视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49年的81.4:5.4:11.3:1.9,调整为2008年的45.7:6.0:23.5:22.9(农林牧渔服务业占1.9%)。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045倍,年均增长13.2%,其中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6.5%。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发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食品加工和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临港重化工业有长足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其中,改革开放以来30年年均增长13.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49年的23.5%提高到2008年的41.0%。

近几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单位GDP能耗居全国各省区市第3位(由低到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十一五”前3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累计分别下降9.5%和13.9%。

  三、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建国初期的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0.21亿元,2008年达到9,323亿元,年均增长20.3%,其中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22.1%,30年累计投资6.36万亿元。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增至2008年的1,30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197公里增至10.3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073公里。宁波—舟山港成为世界级大港。民用航空有杭州、宁波、温州等7个机场,通航城市188个。已建成覆盖全省、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0.24万户增加到2008年的2,298万户,电话普及率提高到每百人44.9部。移动电话达3,977万户,普及率为每百人77.7部。互联网用户805万户。能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进入了网络健全、布局合理、调度灵活、供电可靠的现代化电力工业新阶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也有显著改善。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1990年以来,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2,343亿元,2008年比1990年增长211倍,年均增长34.7%;累计竣工和销售商品房3.8和3.3亿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增加,廉租房制度逐步实施,有效改善了人居条件。

  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制逐步完善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3.5%。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基本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8年,全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087个,成交额达9,794亿元。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要素市场也逐步建立和健全。政府管理和调控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展了行政审批、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财政、规划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使得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