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会下设东蒙总分会,领导东四盟(哲里木、兴安、纳文慕仁、呼伦贝尔盟)工作。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四盟受联合会直接领导,西蒙总分会领导西三盟(乌兰察布、巴彦塔拉、伊克昭等)及宁夏蒙古之工作。
六、各解放区国大代表,应注意蒙古代表中已死或投敌、罪大者的名额。
七、各解放区政府、各军区帮助解决救济蒙民、培养干部、军队训练、给养及机关经费、服装等问题。西满多派干部参加王爷庙蒙古工作。
八、目前联合会之中心工作为大力放手以发动群众参加民主自治运动,发展会员建立分、支会,改选政权,预防特务破坏活动,给国民党反动派与一切反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行动以打击。
九、以赤峰为内蒙古临时中心区域地,联合会建于此,并在林东准备。[1](P51-53)
这次会议得以成功召开,是与国内民主革命的形势发展,以及东北、华北解放区对会议给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中共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东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者们不仅放弃了“独立自治”的主张,而且在行动上自觉地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会议期间,根据本人申请,经中共冀热辽分局批准,哈丰阿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特木尔巴根由苏联共产党员转为中共党员。[5](P58)
“四三”会议的成功召开,特别是通过了重要的《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意义重大。会议确定内蒙古民族运动的方针是平等自治,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机关,决定大力发动人民群众参加自治运动,发展会员,建立联合会的分支机构,改选政权,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重要会议开创了内蒙古蒙古族内部以及蒙、汉民族之间团结的新局面,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四三”会议是中共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以及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编.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Z].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9.
[2]〔日〕星野昌裕(苏日娜译,乌兰校).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历史考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 (2).
[3]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4]王铎.五十春秋———我做民族工作的经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2. 201.
[5]张策、胡昭衡、方知达.从东蒙自治政府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一些情况[A].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内蒙古文史资料[C]. (第五十辑), 1997.
[6]郝维民主编.内蒙古革命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
[7]郝维民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 10.
[8]王勋铭.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88. 35—36.
〔作者简介〕李玉伟(1971-),男,内蒙古卓资县人,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第33卷 (总第1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