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撤销察哈尔省、热河省建制与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
建国初期,内蒙古自治区与相邻各省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政策,变更了部分地区的行政区划,为内蒙古自治区域的形成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50年9月,察哈尔省多伦、宝昌、化德三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此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行政区划的决定,中共中央华北局提出了撤销察哈尔省建制的具体方案。1952年10月,察哈尔省建制正式撤销。至此,察哈尔省管辖的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被划回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各县划归河北省。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行政区划和管理的遗留问题,经国务院批准,1962年7月,河北省商都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22]此后,商都县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1954年8月21日,中共热河省委向中共中央呈文,提出撤销热河省建制的问题,认为“从历史上看,热河与察哈尔、绥远一样是特别区,不是一个省的建制”;“从民族各项来说,以赤峰为中心的热北各旗县,蒙民较多,历史上即属于内蒙昭乌达盟与卓索图盟,如划归内蒙后,对民族团结上有好处……”[23]1955年6月30日,又提出了《关于撤销热河省建制并入辽宁省和部分划归内蒙的意见》;7月9日,制定了《关于撤销热河省建制几个问题的初步处理方案》,[24]提出移交过程中涉及的财经、机构、人事安排等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国务院在1955年7月27日制定了《关于撤销热河等省的议案》,指出:“为了适应国家计划建设的需要和便利国家行政工作的进行,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和西康省,将热河省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撤销热河省,现属热河省的承德、围场、隆化、丰宁、滦平、平泉、青龙、兴隆等八县和承德市划归河北省,在承德设立专员公署,领导八县一市的工作;现属热河省的朝阳、北票、建平、建昌、凌源等五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由锦州专员公署领导;现属热河省的宁城、赤峰、乌丹等三县和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蒙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由昭乌达人民委员会领导”。[25]
1955年秋天,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东北局召开热河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及辽宁省的领导人会议,商讨撤销热河省建制的具体事宜。12月初,内蒙古自治区派出由王逸伦等人组成的接收工作组,[26]前往承德,与热河省办理具体的交接工作。12月15日,中共热河省委召开了全省第五次党代表会议。26日,召开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布置了撤销热河省建制的有关工作。与会代表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会议同时安排了交接期间涉及生产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具体事宜,避免了相关工作的中断和失误。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建制正式撤销。热河省的交接委员会成立了交接办公室,各单位也成立了交接小组,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先成立新机构,后撤销旧机构,以免工作中出现中断和混乱。由热河省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业企业17个,其中省直营厂矿6个;地方国营农牧场、站8个,其中省直营3个,即赤峰农业试验场、乃林农场、赤峰拖拉机站;热河省直属赤峰苗圃和鸭鸡山林场属地以及69处县级苗圃和林场;朝阳地区的批发站全部移交内蒙古,建立了赤峰批发站,同时移交的还有一个省级供销合作社;交通厅所属机构一个;教育厅所属中学、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小学教师训练班、幼儿园等6个;省立第二医院和鼠疫防疫站。热河省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事业、企业单位总计有1133个。[27]
原热河省的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赤峰县、宁城县、乌丹县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的历史地域基本上恢复了。
同时期,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也在进行。1955年冬和1956年初,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联系,磋商有关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事宜。1956年1月,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州长达理札雅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旗长塔旺扎布先后到呼和浩特,就两地划归内蒙古后机构设置及人事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商谈。2月初,王逸伦带领内蒙古工作组到兰州,与中共甘肃省委的负责人进一步研究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具体方案。
2月下旬,经过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反复协商,交接方案最后确定,并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中共甘肃省委分别报告中共中央。上述双方的共同认识是:“该自治州、自治旗境内居民,除聚居在巴音浩特镇和磴口县的汉族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外,其余绝大部分的蒙古族群众均从事畜牧业生产。上述自治州、自治旗在历史上与内蒙有密切联系。其经济条件、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群众生活习惯均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同,按区域自治原则,似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为宜。”“由于几年来党和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执行的结果,群众对区域自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划归内蒙领导的要求更加迫切,同时各方面意见亦趋于一致,因此在该自治州、自治旗曾于去年十一月、十二月间先后召开的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旗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充分酝酿讨论,并一致同意将额济纳旗划归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并愿与该自治州一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28]
2月24日,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内蒙古党委和中共甘肃省委,具体提出在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后建立巴彦淖尔盟等问题。[29]2月25日,国家内务部致函内蒙古人民政府,要求提出将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具体方案。[30]
4月3日,国务院第26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取消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恢复阿拉善旗建制,改额济纳自治旗为额济纳旗,并将这两个旗合并为巴彦淖尔盟;将原属阿拉善旗的巴音浩特镇改为巴彦浩特市;巴彦淖尔盟管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31]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从4月底到6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着手建立了巴彦淖尔盟和巴彦浩特市。[32]至此,内蒙古基本上恢复了历史地域。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