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河北省“五·七”干校始末
发布时间: 2009-09-04    作者:崔金亮 李洪荣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发生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人间风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历史早已定论,人们也多已淡忘。但是,痛苦和悲哀可以忘记,而历史的教训却应该永远记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而在“文革”期间所建立的“五·七”干校,正是反映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时期

  1968,即“文革”第三年,鉴于当时河北省直机关的两派群众组织派性严重,对立情绪很大,因此,北京军区党委和刚成立的河北省革委,决定按照毛主席“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的指示精神,决定将原省直各单位迁出驻地,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同时进驻工人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领导各单位的斗、批、改。

  196810月到1969210日止,先后集中省直80个部、委、厅、局(其中群众团体、民主党派14),115个厅属企事业单位,195个单位的15531(一说为198个单位15838)干部、职工,分别集中到石家庄、张家口、邢台、唐山、天津等地,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同时进驻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5498(其中工人3895,解放军1603)。学习班共分设12个指挥部,具体情况为:

  (1)文艺指挥部:包括省文化局、文联等文艺系统的20个单位,1966(含工人、解放军,下同),住北京军区步校营房。

  (2)正定指挥部:包括省公安厅、检察院、法院等政法系统的7个单位,1206,住正定县城关。

  (3)报社、电台指挥部:包括河北日报社、河北电台、广播事业局三个单位,1085,住井陉煤矿。

  (4)第一指挥部:包括省委机关18个单位,1023,住政法干校。

  (5)第二指挥部:19681122举行开学典礼,包括省人委、党群、财贸系统等30个单位,2706(含装司领导小组),住铁道兵学院。

  (6)第三指挥部:包括驻石家庄的机械厅、二轻厅、纺织管理局等6个单位,1313,住北京军区步校营房。

  (7)平山指挥部:包括驻石家庄的石家庄农机研究所、合作干校等10个单位,1037,住平山城关和温塘疗养院。

  (8)宣化指挥部:包括省经委、计委、建工厅、物资局、统计局、林业局、气象局、农机厅等工交、农林系统的40个单位,3773,住宣化河北师范学院。

  (9)邢台指挥部:19681112开办,包括省政协、民委、教育厅、卫生厅等统战、教育、卫生系统的20个单位,1519,住邢台市。

  (10)唐山指挥部:1968112正式成立,共集中了驻津、唐的省煤管局、冶金厅、农垦局、地质局等29个单位(含驻秦皇岛的水产局)3251名干部、职工,加上工人、解放军共3727,住唐山市。

  (11)省银行(299)、省邮电局及所属2个单位(664),单独办班。

  (12)留津14单位,主要是工厂不脱产的工人(711),由驻天津领导小组组织办班。

  第二阶段:“五·七”干校时期

  为了搞好省直“五·七”干校,196910,河北省革委将下放到各有关地区的大曹庄、唐家庄、宣化、芦台农场,收归省革委领导。同时,各学习班陆续进驻各“五·七”干校。1970年下半年,在清队、整党、审干任务基本完成后,为进一步按照毛主席“五·七”指示培养教育干部,及学习黑龙江省柳河经验,将原各学习班正式合并组建为4个干校,即大曹庄、唐家庄、宣化、芦台4个“五·七”干校。19715,又成立了滹沱河“五·七”干校。

  (1)河北省大曹庄“五·七”干校:1969年春在宁晋县开始筹建,10,第一、二、三指挥部,邢台、平山指挥部陆续进校。1116,经省革委正式批准,组成由12人参加的干校革命领导小组,原筹建小组撤销。干校共有学员6629,及工宣队员546,解放军宣传队员170人。将第一、二、三指挥部编为第一、二、三大队,邢台指挥部编为第四大队,平山指挥部编为第五大队。197531,干校结束。

  (2)河北省唐家庄“五·七”干校:19696月开始筹建,1117,干校革命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原筹建组撤销。干校由正定指挥部、文艺指挥部(部分)、电台报社指挥部、银行学习班、邮电学习班和唐家庄农场组成。初时共有学员2211人。19752,该干校奉命撤销。

  (3)河北省宣化“五·七”干校:196949,成立宣化“五·七”干校筹备小组。1113,河北省宣化“五·七”干校暨干校革命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干校由化指挥部和宣化农场革委会组成,共有干部2984人和工勤人员412,下分一、二、三三个大队。197531,所有学员全部分配、安置,干校结束。

   (4)河北省芦台“五·七”干校:19691121芦台“五·七”干校正式成立,干校革命领导小组也随之建立,原芦台农场革委会撤销。干校由唐山指挥部和芦台农场组成,3251人。1974131正式结束。

  19752月底,河北省委撤销以上4干校,而决定集中力量办好滹沱河1所干校。

  (5)滹沱河“五·七”干校:197153,经河北省革委党的核心小组研究,正式建立滹沱河“五·七”干校。

  各“五·七”干校的领导机构为干校革命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其办事机构一般为办公室、政工组、生产组、后勤组,统一负责政治思想、筹建施工、行政生产、生活管理等工作。其下属机构为大队(或分场)、连、排、班的建制。按照中央指示,干校的任务主要是轮训在职干部。

  第三阶段:结束

  197515,根据河北省委指示,在省招二所召开省直干校、学习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曹庄干校、唐家庄干校、宣化干校、芦台农场、大曹庄农场及省审干办、省直学习班办、河北省委组织部的有关人员。会议由谷奇峰主持。主要研究了如何结束干校和学员的安置问题。会议决定,120宣布干校结束,31前完成安置工作。110,省委组织部正式下文,宣布共存在6年的唐家庄、大曹庄、宣化3干校结束。

  从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直到“五·七”干校一共进行了以下活动:大联合、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建党、“一打三反”运动、批判极“左”思潮和清查“五·一六”、干部工作(解放干部、审查干部、安置老弱病残)、参加农村斗批改、干部插队落户、批陈批林整风和落实政策、批林批孔和落实政策等。

  《档案天地》(史海泛舟)2002·增刊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