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河北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始末
发布时间: 2009-09-04    作者:李桂花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推广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7月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河北农村迅速推广和普及。当年9月,省委召开各地、市委农村工作部长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央河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各地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经验教训,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次拨乱反正;认识到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验生产责任制,检验农村改革。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责任制就是好办法。全省上下,干部、群众思想进一步统一。

  随后,省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的意见》,在肯定“统一经营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四点:1)各地实行大包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既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要充分调动社员积极性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搞好统一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农活,要根据宜统则统,宜包则包的原则,从本队实际情况和有利生产出发,该统的统起来,该包的包下去,把统和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统得过死,形成“大锅饭”,又不包得过散,放弃统一经营。有些农活如机耕、机播、机井浇地、治虫灭病、抗洪排涝等,一般应以统一经营为宜。该统没统的,要做好工作,尽快统起来,以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实行统一经营包干到户责任制最重要的是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不变,保证集体的农机、水利、电力、机井等设备设施充分发挥作用。(2)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确保国家集体征购提留任务落实。(3)搞好土地承包要坚持统一种植计划,各户承包的土地不宜过于分散,要相对集中,要有利于轮作倒茬。(4)土地承包到户后,生产队要同社员签定一次几年的承包合同,要稳定几年不变,鼓励社员加工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这些规定坚持的是集体“几统一”下的“大包干”,早于中央关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坚持统分结合政策的出台。

  12月,省里又制定了《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试行条例》,对包干到户责任制进行了初步完善。198211,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1号文件),十分鲜明地指出:目前,全国农村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的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有,队为基础”,“一大二公”,“社政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解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某些统一经营的职能,使多年来新形成的生产力更好地发挥作用。1983年,河北省遭遇建国以来第二次特大干旱,农业生产仍创造了增产、增收的奇迹。粮食总产达到1899.9万吨,比1978年增长12.6%,年均递增2.4%;棉花总产74.08万吨,增长5.33倍,年均递增44.6%;油料总产47.83万吨,增长近1倍,年均递增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元,增长1.6倍,年均递增21.2%

  进一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一体制内,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因此,它既能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

  河北省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省委、省政府就一再强调搞好统分结合,凡适宜分散经营的都要分下去,同时,该统的要统好,统的目的是为承包服务。各户办有困难,集体办经济效益好的事应统一筹办。但在推广普及工作中,一些社队把握政策不到位,出现了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过于强调“分”,不仅限于分土地、荒山、林地,也分多年积累的集体生产资料、公共设施和财务。最后,许多村集体经济被分光。

  集体被分成空架子后,“统”的功能必然减弱。在这样的社队建立起来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不健全的,家庭经营遇到分散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就难于解决。8 0年代中期后,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村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史博采》2008·12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