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抗美援朝时期安东市地方后勤保障工作的几点启示
发布时间: 2009-09-03    作者:赵宝红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3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是完成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因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8]511党中央从战争一开始就为动员亿万民众投入到这场反侵略战争洪流中来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捐献武器运动、优待军烈属及残废军人运动和慰问志愿军活动,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响应,极大地振奋了反抗侵略的战斗热情。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大批医务人员和民工,纷纷组成运输队、医疗队、防疫队和担架队等开赴前线,支援志愿军作战。祖国人民还发动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为了使志愿军能够得到充分的物资供应,在祖国的工厂和矿山里,工人们开展爱国主义竞赛,发挥了高度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遍及全国的定立与执行爱国公约的运动,把各界人民的爱国思想与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推动了各方面的生产建设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资力量。祖国人民对烈属和军属关怀备至,在“先军属,后自己”的口号下,各地都尽一切努力,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证军烈属的生活和生产,有效地激励了军心士气[9]15-16

  坚持群众路线是完成支前任务的重要基础。中共安东市委在制定支前工作任务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时,都坚持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为出发点,顾大局,又不忽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战争初期,有的基层干部在分配战勤任务时,旱涝不均,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市委发现后,主要领导就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战勤规定》,比较合理地规定了工人、店员及一般市民服勤的天数。如果因事不能服勤,则要按规定交纳战勤费。既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又考虑了群众的承受能力,使群众执行起来心情舒畅。为了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在政治工作上曾提出“钻进去,冒出来”的要求,要求各项工作深深钻到群众心窝里去。事实证明,凡是能钻到群众心窝子去,研究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了解群众究竟需要什么,设法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关怀群众必要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便能发挥群众的无限的革命热情和创造性。如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政治工作必然软弱无力,到处碰壁,不能很好完成自己的任务[10]307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支前任务的关键环节

  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以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作为侵朝战争主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几乎所有新式武器,先后投入兵力200多万,投掷和发射各种弹药69万余吨,轰炸密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9]15。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能以劣势装备战胜具有优势装备之敌,后勤工作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我们取胜的法宝之一就是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我们党始终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关键,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正确进行引导,很好地保护了群众的爱国热情。特别是教育群众把爱国热情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动员群众用多种形式的实际行动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中共安东市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作用,克服强迫命令与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坚持说服教育,使广大群众在执行各项支前任务时,思想通,方向明,干劲足。在动员私营工商业者搬迁疏散中,市委主要领导带领各级干部深入下去,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苦口婆心地做好思想工作,终于使他们消除思想顾虑,顺利完成了疏散任务。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党员和干部带头,广大群众争先恐后,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要什么就贡献什么,不图名利,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无私才无畏,无畏才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实践告诉我们,要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调动千军万马,组成浩浩荡荡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军,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

  参考文献:

  [1]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2]中共中央政治局向第七届第四次中央全会的报告(1954-2-6,报告人刘少奇).

  [3]中共安东市委会记录”(1950-9-13.抗美援朝文字档案.丹东市档案馆藏.6/1/84.

  [4]中共安东市委会记录”(1950-10-20.抗美援朝文字档案.丹东市档案馆藏.6/1/84.

  [5]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召开人代会通知”(1951-3-21.抗美援朝文字档案.丹东市档案馆藏.6/1/137.

  [7]市委通报”(19501-6月).抗美援朝文字档案.丹东市档案馆藏.6/1/86.

  [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林登泉.正义与和平的历史丰碑[J].求是杂志,200020.

  [10]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总结[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本文为辽东学院科研基金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抗美援朝时期安东市战略大后方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Y12)。

  《兰台世界》200907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