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发展结硕果 壮乡腾飞铸辉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广西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各族人民信心满怀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总量实现重大突破。1951—2008年广西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6%。其中,1951—1978年年均增长7.2%,1979—2008年年均增长9.9%;进入新世纪,广西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2001—2008年年均增长11.9%,比全国同期的10.2%高1.7个百分点。解放之初,广西经济总量不到10亿元,1950年广西GDP仅为9.4亿元,1981年突破100亿元,达113.4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广西GDP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新增千亿元时间越来越快。1994年GDP突破1千亿元,达1198.29亿元;2000年突破2千亿元,达2080.04亿元;2004年突破3千亿元,达3433.50亿元;2005年突破4千亿元,达4075.75亿元;2007年突破5千亿元,达5955.65亿元;2008年突破7千亿元,达7171.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50年增长119.4倍,翻6.9番,总量在全国排第17位。现在,广西平均一天创造的GDP相当于1950年全年GDP的2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51—2008年广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1%,高出GDP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1951—1978年年均增长11.7%, 1979—2008年年均增长14.4%。进入新世纪,广西财政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2001—2008年年均增长18.3%,比GDP增速高6.4个百分点。1950年广西财政收入仅有0.67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实力迅速增强,1974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10.79亿元;1994年踏上百亿元台阶,达111.92亿元;2008年财政收入达843.30亿元,比1950年增长1258倍,翻10.3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50年的7.1%提高到2008年的11.8%。
人均水平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解放之初,广西经济十分落后。1950年广西人均GDP仅为51元;1978年人均GDP达225元,比1950年增长2.9倍;1990年人均GDP突破1000元,达1066元;2001年超过5000元,达到5058元;2005年人均GDP达 8788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1080美元,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的重要关口,标志着广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06年人均GDP突破1万元人民币,达10296元;2008年人均GDP 14966元,比1950年增长42.8倍,翻5.5番。1950年广西人均财政收入仅有3.6元;1978年人均财政收入增加到44元,比1950年增长11.2倍;2005年人均财政收入超过1000元大关,达1025元;2008年人均财政收入1760元,比1950年增长487.9倍,翻8.9番。
二、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巩固。1950年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6.80亿元;2008年超过1000亿元,达1453.90亿元,比1950年增长16.2倍,翻4.1番。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8年广西粮食产量1394.70万吨,是1950年的3.2倍;甘蔗产量8215.6万吨,是1950年的192.2倍;肉类产量350.7万吨,是1979年的9.4倍;水产品产量245.0万吨,是1950年的136.9倍。日均产量显著提高,2008年广西日产粮食3.8万吨,比1950年的日产量翻1.7番;日产甘蔗22.5万吨,比1950年的日产量翻7.6番;日产肉类1万吨,比1979年的日产量翻3.2番。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西甘蔗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占全国产量的66.2%;蚕茧、松脂、八角等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肉类总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8位。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21家和130家。2008年广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7.36亿瓦特,比1973年增长223倍;农村用电量达44.11亿千瓦时,比1970年增长25.3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519.7千公顷,比1957年增加647千公顷。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壮大。2003-2008年广西县域GDP年均增速达13.1%,2008年县域GDP达4741.78亿元,占广西GDP的6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2003-2008年广西县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15.7%,2008年县域财政收入达310.14亿元,占广西财政收入的36.8%,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3.4%;2008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44.44亿元,占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新中国60年来,广西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2008年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2627.39亿元,比1950年翻9.3番,比1978年翻5.4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7%,占GDP的比重达36.6%,比1950年的14.8%提高21.8个百分点,比1978年的30.7%提高5.9个百分点,工业化正处在初级向中级加快发展的阶段。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08年广西食品、有色金属、石化、冶金、汽车、机械和电力等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合计突破1500亿元,达1581.8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9.9%。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08年广西成品糖产量931.52万吨,是1950年的308倍,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钢材产量958.55万吨,是1959年的47928倍,日产钢材2.6万吨,超过1958-1966年共9年钢材产量的总和,钢材产量在全国排第18位;水泥产量5191.52万吨,是1959年的4944倍,在全国排第12位;发电量848.00亿千瓦时,是1950年的3855倍,日发电量2.3亿千瓦时,超过1950-1954年共5年发电量的总和,发电量在全国排第17位;汽车产量70.16万辆,是1970年的2339倍,日产汽车0.2万辆,超过1970-1974年共5年汽车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在全国排第7位,其中微型车市场占有率达38%,成为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强优企业发展壮大,上市公司达25家,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2008年全国企业500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工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以汽车、机械、冶金为代表的柳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地位进一步提升,沿海重化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桂林高新工业基地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来宾、崇左糖业和锰业基地以及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等快速发展,“一轴两廊”工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新中国60年来,广西第三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第三产业方兴未艾。1950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仅1.05亿元;1978年达19.03亿元,比1950年翻4.7番;198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123.49亿元;2002年突破1000亿元,达1074.85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达2289.0亿元;2008年达2679.94亿元,比1950年翻8.9番,比1978年翻4.2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6%,占GDP的比重达37.4%,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世纪以来,广西交通、商贸、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59.46亿元,比1950年翻10.7番,比1978年翻4.5番;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803.39亿元,比1950年翻7.6番,比1978年翻4.0番。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08年广西金融业增加值181.32亿元,比1978年翻5.3番;房地产业增加值280.60亿元,比1978年翻4.5番。旅游业迅速兴起,2000年广西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达122.91万人次;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达201.02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0.4亿人次上升到2008年的0.97亿人次,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基地。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对接东盟国家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加快构建,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物流节点地位显现。会展业异军突起,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业等加快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1950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为72.3:16.5:11.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0%以上,呈典型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60年来,广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的提升。199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为28.7:36.8:34.5,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2008年产业结构为20.3:42.3:37.4,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广西城镇化水平很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1950年广西总人口构成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占8.43%和91.57%,有超过九成的人口在农村,城镇化率仅为8.43%;1978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分别占10.61%和89.39%,城镇化率为10.6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发展建设加快,广西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广西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分别占38.16%和61.84%,城镇化率提高到38.16%,城镇化水平比1950年提高29.73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27.55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取得重大突破,发展后劲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