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新办白皮书《西藏和平解放60年》
西藏和平解放是由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决定、西藏人民摆脱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所要求的一项正义事业。《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回顾总结西藏和平解放的实现和西藏6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面展示了西藏历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阐明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中华民族共同意志和中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所凝结的一项历史法则。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也侵入了西藏地区,由此出现了至今仍在兴风作浪的所谓“西藏独立”问题。
白皮书以大量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阐明了所谓“西藏独立”问题的历史由来,指出这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瓜分中国图谋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是这一问题的始作俑者。正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怂恿和扶持下,西藏上层亲帝分裂势力冒天下之大不题,制造了一系列图谋把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事件,并将所谓“西藏独立”问题国际化。这些分裂破坏活动因背离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意志,而最终归于失败。
争取西藏光明的前途,首要的就是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维护和保障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政治和法律地位。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乘中国新旧政权更迭之际,加紧实施“西藏独立”图谋的条件下,解放西藏势在必行。这是新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遗留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解放西藏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放西藏要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阻挠和西藏上层亲帝分裂势力的抗拒,面临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还要应对高寒缺氧和交通、供给极为不便等的严峻考验。西藏内部又存在着亲帝分裂势力和爱国力量之间的对立。和平解放西藏,西藏地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放西藏是历史赋予新中国的神圣之责,也是西藏各界和藏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白皮书陈述了各界对解放西藏的意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与达赖喇嘛同为藏传佛教宗教领袖的十世班禅要求中央人民政府“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藏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是解放西藏的深厚社会根源和巨大精神动力。中央人民政府顺应人民的意愿,经过对西藏地方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认真研究和统筹帷幄,而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决策,并争取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
和平解放西藏的决策立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着眼于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社会稳定,同时基于对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特点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白皮书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论断,即有利于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有利于维护西藏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其根本立足点在于西藏是中国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
“十七条协议”的合法性不容质疑
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的谈判和签订,历史清楚,经得起检验,其合法性不容质疑。为此,白皮书陈述基本历史事实,澄清模糊认识,消除歧义,克服偏见,指明了协议的鲜明历史特征。
友好协商。西藏地方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谈判的基本前提,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十大政策”是谈判的重要基础。在制定这一政策中,中共中央特地将西南局提出的西藏各项改革事宜“由西藏人民采取协商方式加以解决”,修改为“由西藏人民及西藏领导人采取协商方式解决”。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之间的团结问题,是谈判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西藏内部的团结,也才能有利于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在20多天的谈判中,虽然双方代表在一些问题上有争论和不同意见,但始终是在友好真诚、充分协商的气氛中进行的,最终就有关和平解放西藏的所有问题达成协议。协议得到达赖喇嘛和西藏僧俗人民的一致拥护,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1951年10月24日达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对协议的拥护。
慎重稳进。从基本内容看,协议维护历史,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求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协议明确规定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协议尊重历史,规定维系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彼此友好相处时的地位及职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庙;协议推动历史发展,规定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改善人民生活。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西藏和平解放。依据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慎重稳妥地执行协议,适应了西藏历史进步的要求,代表了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从此迈入新的历史纪元,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并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