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西藏
《一个真实的西藏》
发布时间: 2010-07-26    作者:喜饶马玛    来源:国史网 2010-07-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  者: 喜饶马玛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5-1
  •    版  次: 1
  •    页  数: 159
  •    开  本: 大32开
  •    I S B N : 9787010070360

   内容简介:

   西藏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地区,现在她早已揭去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界面前。她正经历着从极端落后的中世纪状况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世人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仍然知之甚少。于是一些曾经侵略或试图侵略她的人高喊,她受到了侵略;一些曾经完全剥夺了这一地区人民人身自由的人呼叫,那里人民的人权受到了侵犯。谣言、歪曲、猜疑、误解……织成一层烟雾又笼罩着这个地区。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真实情况,还是要看事实。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实摆出来。
   作者简介:
  喜饶尼玛,男,藏族,1955年5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兼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198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西藏历史地位辨》(合著)、《近代藏事研究》(专著),成果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
目录:
一、悠远的雪域文明
(一)“西藏”名称的来历
(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考古发现的西藏远古文明
(四)古代先民与史前社会
二、“合同一家”:吐蕃政权与中原的友好往来
 (一)松赞干布的伟业:吐蕃王朝的建立
 (二)唐蕃和亲与甥舅之盟
 (三)吐蕃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四)藏传佛教的复兴与流变
三、“中华归一”: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
 (一)月圆凉州:西藏纳入中央行政管辖
 (二)“宣政院”与大元帝师
 (三)封建农奴制的确立
 (四)萨迦政权与帕竹政权的更迭
四、明至清前期西藏与中央关系的强化
 (一)“多封众建”:明王朝的施政
 (二)藏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与茶马互市
 (三)宗喀巴的改革与格鲁派兴起
 (四)政教合一——宗教领袖的世俗权力
 (五)驻藏大臣与“金瓶掣签”
五、晚清民国时期的西藏政局与社会
 (一)卫我家园——西藏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二)清末新政与地方变迁
 (三)西姆拉会议与英国分裂西藏阴谋的破产
 (四)民国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措施与西藏地方的倾心内向
 (五)走向没落的封建农奴制
六、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一)“十七条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
 (二)西藏人民的新生:翻身农奴当家作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建立和发展
 (四)崭新的合作机制: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六)和平解放初期的达赖喇嘛
 (七)拉萨武装叛乱
七、新中国西藏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祖国大家庭联手托起高原的太阳
 (二)西藏基础工业稳步成长
 (三)天堑变通途——西藏交通事业长足发展
 (四)青藏铁路给西藏发展带来新机遇
 (五)高原上奇异精巧的民族手工业
 (六)雪域高原的农牧业生产
 (七)西藏人民整体过上小康生活
八、科教文卫事业的大发展
 (一)尊重和保护西藏宗教信仰自由
 (二)西藏文化的全面继承、保护和发展
 (三)教育——孕育西藏民族希望的摇篮
 (四)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五)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