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台湾及两岸合作交流
新中国解放台湾的计划是如何搁浅的
发布时间: 2010-07-23    作者:孟昭庚    来源:《党史文汇》 2010-07-23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个时候,人民解放军如有一定数量的海、空军配合,立即渡海进攻台湾,完全有胜利之把握。1月13日,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电示国内:解放舟山和金门,“要调查敌情、民情、地形、船只、兵力和后勤情况”,请粟裕、叶飞到北京同聂荣臻、刘亚楼等研究商讨如何做好这些工作。2月上旬,毛泽东又连发两电,一电给粟裕,询问从国民党起义过来的伞兵第三团情况,并指示:“这些伞兵盼加强对他们的政治训练,我们需要以这批伞兵作基础训练一个伞兵部队,作为台湾登陆作战之用”。一电给刘少奇,“同意粟裕调四个师演习海战”。此后,粟裕便指挥部分攻台部队,分别在胶东沿海、长江口和天目山地区开始了模拟登陆及在台湾山区作战的训练。

  5月,解放军攻占海南岛后,蒋介石集团估计共产党军队下一个作战目标是舟山群岛,遂于13~16日将驻守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队主力秘密撤到台湾,使解放军在台湾外围全歼蒋军精锐的计划落空。蒋介石集团辖地仅存台澎金马,但却使这些地方的兵力猛增一倍,达40万人,而且还修建了新机场和一些重要基地,将四散的空军、海军汇聚起来,变分兵防守为集中防守。蒋介石还招募了日本空军雇佣军五六千人到台湾。此外,蒋介石对台湾的控制也得到加强,一些打入台湾军政高层的中共地下工作干部和情报人员,在“整肃运动”中相继被捕、被杀,中共台湾工委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原来设想通过分化蒋介石集团内部配合解放台湾就变得几乎是不可能了。而解放军攻台部队的船只又极为缺乏,当时华东军区筹集的船只仅够装运4个加强师及附属部队,不足第一梯队的一半。因此,粟裕预料未来对台湾作战将更加激烈和残酷。经过深入考虑,粟裕于5月17日向中央军委建议,将第一梯队由4个军增加为6个军。

  6月6~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当前的最迫切任务是“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并宣布解放台湾之战仍由粟裕指挥。会后,粟裕向毛泽东详细报告了攻台作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渡海作战所用的大量船只问题;二是登陆突破问题;三是突破敌人前沿后怎样打退敌人大量坦克问题。由于攻台作战关系太大,如不能成功,不仅对巩固国防有极大影响,而且可能影响太平洋及东南亚局势,使美帝国主义更加疯狂。因此,粟裕认为:“攻台作战如无绝对把握,不仅不应轻易发起攻击,而且宁愿再推迟一些时间。”23日,为了保证攻台兵力优势,三野前委经缜密研究,再次向中央军委提议,从其他野战军抽调3至4个军,将原计划参战攻台的12个军增加到16个军以上。

  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突然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同时悍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接着,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以换文形式签订了所谓《台美联防协定》。次日,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上宣读了回答杜鲁门的声明:“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毛泽东也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国际形势的突变,使毛泽东不得不暂时中止解放台湾的计划。

  7月13日,毛泽东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出动第十三兵团在中朝边境严密监视美国在朝鲜的军事动向。不久,毛泽东又派陈毅向粟裕传达,明确要粟裕担负抗美援朝的作战指挥任务。后因粟裕病情日益加重,毛泽东才批准粟裕请假治疗,改任邓华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8月8日,陈毅关于对台作战问题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1951年不攻,1952年解放台湾,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批准。10月2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随着美国侵朝战争规模的扩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将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到东北。毛泽东明确指示新闻总署:“以后请注意,只说打台湾和西藏,不说任何时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头部队入朝参战。11月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示华东军区,解除第十兵团再攻金门的任务,解除第九兵团进攻台湾的任务,并将该兵团调往东北待命赴朝。从此,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便走上了曲折、漫长的道路。

    1. 1954年毛泽东再提"解放台湾"
    2. 中共台湾工委为何遭受大破坏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