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河北农业合作化运动述评
发布时间: 2009-09-04    作者:刘洪升 胡克夫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195312,中共河北省委召开全省第二次互助合作会议确定, 1954年全省要在19533654个社的基础上,发展到5500,各级党委必须坚决地把农村工作重点转到互助合作方面来,积极稳步地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农业生产合作社由试办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会后,各级党委根据会议精神,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互助合作方面,大力开展办社运动,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掀起了办社热潮。到19545,农业生产合作社由3654个发展到31496,已大大超过原来的计划。在合作社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共河北省委于720召开的第十一次全会(扩大)进一步要求从各方面加速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求在1954年冬1955年春,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从31496个发展到10万个,入社农户发展到200万户。并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要求,既反对保守,又要防止冒进。为完成这一任务,省委决定在全省培训1015万名建社骨干,以加强对互助组领导,充实互助生产的新内容,使其能成为建社的基础。这次会议之后,合作社发展再一次出现“热潮”。到19551月初,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8·7万个,入社农户达230万户, 12月底更发展到10万个,办社数量居全国首位。入社农户达276万户,占总农户的35·45%。在运动中出现了11657个合作化村, 2229个合作化乡, 136个合作化区和24个合作化县。

  由于合作社发展过快,一些地方违犯自愿的原则,出现了强迫命令、侵犯中农利益的偏向,造成部分农民对合作化运动的抵触,有的社员闹退社,杀猪宰牛、滥伐幼树等情况大量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共河北省委于1955年春先后发出了《抓紧时间大力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加强农村各级党委对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具体领导的指示》和《关于集中力量整顿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集中力量全年进行整顿与巩固,坚决停止发展,并合理进行收缩,经过春夏以来的整顿,全省90%以上的社已经巩固,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直到这时,河北的互助合作运动的进展还比较正常,基本上保持着发展、巩固,再发展、再巩固的势头,整个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

  在办初级社过程中,河北省涌现出一批闻名全国的办社典型,不仅对河北的合作化进程起了很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而且对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耿长锁合作社、王国藩合作社、王玉坤合作社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44年以耿长锁为首的4户贫苦农民,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实行土地入股,合伙经营。当年秋季粮食平均亩产110公斤,大大高出其他农户,而且家家有余钱,震动全村。后来土地合伙组扩大,并改称农业合伙组,由耿长锁任组长,1950年合伙组发展到15, 63, 179亩土地,有马6,大车3,资金2·356万公斤小米,7头。11月耿长锁出席河北省首届劳模大会,并向大会介绍了经验。1951年春合伙组发展到18, 82, 218亩土地, 8头骡子,大车3,社员投资折合小米3·347万公斤,并改名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在以产定工的基础上实行包工包产制。其主要做法是: (1)本着有利生产,便于领导的原则,以大体40户左右划分生产队,强弱劳力合理搭配,挑选公道、能干、精通农业生产的人任队长; (2)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经营,便于机耕”的原则,划分耕作区; (3)合理搭配耕畜、农具,实行包工包产; (4)实行评定产量定额和记工标准,并规定奖惩办法。由于包工包产制科学简便,又符合奖励劳动、合理分配的原则,有力地促进了增产增收,提高了管理水平。1954,该社获得了亩产平均折谷179·5公斤的产量,1953年平均亩产增长12·9%。耿长锁农业合作社在农民心目中树起了走合作化道路是光明大道的形象。

  “穷棒子社”。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有154,是遵化有名的穷村, 1952年前,国家每年给这个村发放2·5万公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套寒衣。尽管这样,还有4户讨饭吃。19529,该村的党支部委员王国藩在群众中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积极参加办社的23,都是村里最穷的农户,他们没有车辆、农具和生产资金。只有土改时由几户到几十户共同分一头驴股,而这些持有1/41/30的驴股凑起来,仅够3/4头驴,故被讥笑为“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但他们不怕讥笑,坚持白手起家,勤俭办社。在办社初期,为解决购买生产资料缺少资金的问题,全社17名男社员,30里以外的迁西县王寺裕一带砍山柴2万多斤,卖柴得了430多元,解决了资金问题,渡过了难关。由于他们在办社中始终坚持勤俭经营,量力而行,开源节流,优先发展生产的方针,终于战胜重重困难,使合作社发展壮大起来。1955年全村148户全部入社,实现了全村合作化。集体拥有12头牛、2匹驴、3匹骡子、5辆大车和103只羊。打井3,改良土地400亩。600多亩梯田栽上果树,绿化荒山千余亩,栽植防护林木27万多棵。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2728万公斤。毛泽东在批阅介绍这个合作社办社经验的文章时,高度赞扬了“穷棒子社”。他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说:“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5]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他又说:“今天会场上发的文件里面,有一个关于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的材料,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个合作社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历来很穷,年年靠人民政府运粮去救济。1953年开始办社的时候,人们把它叫做‘穷棒子社’。经过了四年艰苦奋斗,一年一年好起来,绝大多数的社员成了余粮户。王国藩合作社能做到的,别的合作社,在正常情况下也应该能做到,或者时间长一点也应该能做到。”[6]

  安平县南王庄三户贫农的合作社。1954年秋,安平县南王庄的王玉坤、王小其、王小庞三户贫农加入王文章合作社。1955年春整社时该社分成了七个小社。王玉坤等三户贫农和另外三户中农、上中农划为一个小社。但是,三户中农、上中农认为和贫农在一起办社吃亏,就共同商量提出了退社。当三户中农和上中农退社后,王玉坤等三户贫农则凭着三条身子一头牛,继续把社办了下去。他们依靠集体力量,用最大毅力向各种困难做斗争,实现了增产增收。1954年单干的时候,三户的40亩地收了475公斤谷子, 800公斤玉米, 650公斤花生, 225公斤棉花, 1500公斤甘薯,共折合原粮3290公斤。1955年全社的40亩地收了900公斤谷子、990公斤玉米, 1000公斤花生, 350公斤棉花, 2500公斤甘薯,共折合原粮4475公斤,1954年增产50%[7]。王玉坤等三户贫农开始办社的时候,社外的富裕户讥笑他们,秋收增产的事实,终于说服了人们,说明走互助合作的路走对了。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说:“河北省有一个很小的合作社只有六户,三户老中农坚决不想再干下去,结果让他们走了;三户贫农则表示无论如何要继续干下去,结果让他们留下,社的组织也保存了。其实,这三户贫农所表示的方向,就是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一切个体经营的农民,终归是要走这三户贫农所坚决地选择了的道路的。”[8]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毛泽东又说:“这个三户贫农的合作社,几个月以来,在全国农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河北省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的合作社,给贫农壮了胆。”这个时期,全省还涌现出邢台县东川口王志琪农业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晋县周家庄曹同义农业社等办社典型。

    1. 书画诗文在弘扬河北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2. 道德的力量——“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调查
    3. 河北加大强农惠农投入
    4. 河北:四清整村容 四化换新颜
    5. 以创新驱动为河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6. 闻 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河北路径
    7. 关于调整河北大海陀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8. 河北:品牌战略建文化强省
    9. 河北 新起点上再出发
    10. 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进入高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