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7日在北京召开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通报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有关情况。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通报查办案件情况,并同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一起回答记者提问。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主持会议。
据介绍,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第四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肃查处了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2009年1-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1318362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140828件,立案115420件,结案101893件,处分106626人。在受处分人员中,给予党纪处分85353人,给予政纪处分29718人。通过查办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4.4亿元。
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处了五个方面的案件。一是坚决查处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和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查处土地违规违法案件1001件、环保违规违法案件10000余件。开展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共接到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方面的群众投诉举报8794件,核查3822件,处分259人。二是严肃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3743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764人。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了王益、米凤君、陈少勇、朱志刚、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郑少东等大案要案,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正在立案检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黄瑶、宋勇、康日新、张春江等。各地各部门也查处了一批在本地本部门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三是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3858件,涉案金额32.9亿元,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的案件2906件,涉及国家公务员3202人。四是严肃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针对云南孟连“7·19”等群体性事件,查处了孟连县原县委书记胡文彬、刀立富受贿等腐败案件。监察部直接参加16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已查结11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51人。五是严肃查办重点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治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司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全国因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8人。
据统计,2009年1-11月,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1.1‰,其中因贪污贿赂行为被开除党籍并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有2231人,占受党纪处分人数的2.6%,占党员总数的0.029‰。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材料显示,近年来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国际社会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也给予积极评价。
干以胜在通报情况时介绍,2009年,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取得了明显成效,办案工作呈现出办案工作力度明显加大,依纪依法办案水平进一步提高,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进一步发挥,基层查办案件工作得到加强,查办案件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通过查办案件,严肃了党的纪律,惩处了腐败分子,教育了党员干部,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央纪委监察部:黄瑶、宋勇涉嫌严重违纪案件等是充分利用巡视成果的例证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谭浩、李亚杰)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7日在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实践证明,巡视已经成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腐败案件的重要线索来源。随着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巡视工作一定能够在这一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比如,已经查结的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及目前正在调查的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勇涉嫌严重违纪案件等,是充分利用巡视成果的例证。”他说。
干以胜表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党中央对巡视工作高度重视,去年7月,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前不久,又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巡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据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巡视机构扎实工作,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同时,十分注重了解涉及领导干部廉政方面的问题。对其中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今年以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谭浩、李亚杰)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7日在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2010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在有效预防上下功夫,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屈万祥表示,2009年,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预防腐败的综合效果逐步显现。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加强现金管理、构建防范腐败分子外逃工作机制、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作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二是预防腐败试点工作扎实推进。6个试点省市和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在规范权力运行、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社会公共资金和公共资产监管等方面,探索出一批有效预防腐败的办法和措施。
三是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落实,基层政务公开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加大。
四是社会领域预防腐败工作有所突破,开展了市场中介组织防治腐败的专题调研,着手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腐败工作。
五是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成效明显,因公出国(境)人数大幅下降,公款出国(境)旅游得到进一步遏制。
六是预防腐败国际交流与援助取得丰硕成果,成功举办第二届发展中国家预防腐败研讨班,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履约审议机制政府间工作组谈判和磋商工作。
从三个方面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谭浩、李亚杰)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7日在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2009年7月,中央作出决定,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治理工作。
一是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为重点,对2008年以来立项、在建和竣工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着力解决在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集中查办一批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重点查办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城乡规划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审批和出让以谋取私利的大案要案;重点查办因决策失误或失职渎职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重大责任案件;重点查办商业贿赂、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
三是建立健全一批法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这次专项治理,既要对工程建设领域现有的法规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又要根据工作需要,抓紧出台一批重要法规制度。如《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投资条例》、《建设市场管理条例》等。要继续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全国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
中国将着力整体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谭浩、李亚杰)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7日在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将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着力整体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
三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和创新。主要是继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科学配置企业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进一步强化对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
四是突出重点推进查办案件工作。重点查处发生在企业领导人员和重要关键岗位人员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企业重组兼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案件,坚决查处商业贿赂、私设“小金库”、企业重组改制中严重侵害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等。
屈万祥表示,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国有企业坚持把查办国有企业案件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严肃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严厉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挽回和避免了大量经济损失。
依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发挥了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谭浩、李亚杰)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7日在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发挥了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严肃查处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2009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过程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并加大问责力度,保证了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严肃查处经济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净化了发展环境,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2009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违法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违法入股矿产开发的案件,环境执法和环保项目审批评审中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等作为重点,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特别是突出查办了国家公务员利用审批权、执法权进行的商业贿赂案件和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直接净化了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
――严肃查处发生在其他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净化了社会风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追缴违纪违法人员非法所得,直接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