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文化 >> 文化动态
探索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 2010-07-02    作者:阎肃 何建明等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02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倡导深入生活、推动文艺繁荣”座谈会发言摘登

   为推动深入生活、促进创作繁荣,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从今年3月开始,先后组织25批作家艺术家赴井冈山、延安、韶山、西柏坡、遵义等革命纪念地进行采访采风,收到良好成效,产生热烈反响。6月23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召开“倡导深入生活、推动文艺繁荣”座谈会。参加座谈的作家艺术家畅谈自己走进革命老区、走进红色岁月受到的精神洗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来贺信。他强调,要积极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把深入生活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文艺创作繁荣。这里摘发部分作家、艺术家发言。

投身第一线拿出真感情

阎肃

 

  这次活动,颇有感悟和心得。

  第一,投身第一线,唱响最强音。最强音就是那个时代振奋民族魂魄,凝聚大众心声的声音。那个时代产生了《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还有《八路军进行曲》《太行山上》,这些都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这些歌曲有引领性和前瞻性,需要投身第一线,和第一线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最强音。我们现在也在努力这样做,所以我们创作出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爱我中华》《亚洲雄风》《同一首歌》《天路》《从头再来》。但是我们也有差距,那个时代的人比我们更能投身时代,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不能全身心投入,而有点游离;同呼吸共命运不够,而有点“赶浪头”,“浪头”来了,就迎着赶上,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最强音的感觉。我觉得,繁荣文艺创作最关键的就是“投身”。

  第二,注重艺术性,拿出真感情。主旋律、最强音绝不等于“假大空”,流传至今的是真正高端的艺术品,是经过历史老人检验过而留下来的。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个时代还给我们留下了《游击队歌》《游击军》《二月里来》《生产大合唱》《白毛女》,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到现在还在传唱,甚至有些宣传口号谱就的音乐,《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现在还唱。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做的呢?是的,我们也是这样努力的。我们有《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你是这样的人》《好日子》,我们还有《复兴之路》里的一些歌曲,这些歌都是注重艺术性的。有没有差距呢?仍然有差距。我们有些歌是直奔主题,直接喊口号的,是为了赶临时性的任务。这样的创作最不省力,但效果并不乐观。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于是真情还是假意。真实的情感,就要与心灵息息相通,坐在宾馆里喊口号和挑着担子喊口号,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创作,就要拿出真情感来。

  第三,坚持多样化,拓展新视野。那个时代的主调是黄钟大吕、铁板铜琶、山呼海啸,但一样有涓涓细流、春风化雨、润物入心的歌曲。我年轻读书时,听到的最令我震撼的一首歌是《兄妹开荒》,当时我在重庆,周围要么是国外的歌曲,要么是靡靡之音,忽然有一天听到“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闻所未闻。《夫妻识字》《南泥湾》《垦春泥》《晋察冀小姑娘》《二小放牛郎》,创作多样化,绝不仅仅是一种风格。各个层面上的民众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我们是不是也在努力呢?我们也在努力。我们有《乡音乡情》《常回家看看》《北京欢迎你》《山路十八弯》《为了谁》《吉祥三宝》等等。但是我们有些时候,强调了一头就忘掉了另一头。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有些等而下的歌曲,让自己的孩子唱着都脸红的东西。为什么不从五彩斑斓的生活里面撷取新的视角、新的浪花呢?

  第四,因势善利导,推波好助澜。那个年代的《讲话》到现在还在指导我们的创作。毛主席在看了《逼上梁山》之后,号召推向全国,才有了后来的《三打祝家庄》。过去我们也搞过“十首歌”、“十五首歌”向社会推荐,部队也有九十年代战士最喜爱的歌推荐,都是顺水推舟。有些歌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了,一推就有效果,而不是生硬地去想创作要流传下去的歌曲,往往是事倍功半。 

    1. 李冰:浅论提升文学境界
    2. 新文明的建构与结构上的整体转型
    3. 论当代河南作家的历史质感
    4. 文学大东北:地缘的建构与想象
    5. 作家当教授 文学回校园
    6. 珍惜作家精神劳动的成果
    7. 民抄董宦,作家何辜?
    8. 作家论:“剥离”与“寻找”之后的收获
    9. 莫言:我永远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10. 作家应慎建个人文学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