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16时52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工作人员王晓梅处理完当天最后一条来自读者的文献请求。这位读者要求文献中心提供一篇刊登在16年前出版的英文杂志上的论文。这位读者于1月5日晚19时03分提出这个要求,不到24小时,就已经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这篇文章。原来动辄一周才能办好的事,现在一两天就完成。这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提供给全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的第445299次服务。
就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迎来了它的第508家成员馆——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这个高速运转的文献服务系统,给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正注入不竭动力。
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文献共建、共知、共享平台
2009年12月25日,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英文简称CASHL)主办的“CASHL大型特藏文献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作为这批特藏的直接受益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尚扬用“欣喜若狂”四个字来形容他的心情。随着这批大型特藏文献的揭示与公布,从事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孙教授终于看到了他期盼多年的珍贵原始资料。会上,众多专家表示:依靠这批特藏文献,一个崭新的学术时代或将开启,中国学者将夺回某些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
经由北大、复旦、武大等众多知名学者力荐,此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利用教育部新增100万美元引进的大型特藏文献涵盖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一级重点学科。这些特藏多为第一手原始档案文献。以往因为价格昂贵,单个图书馆一直无力购买,现如今,这些珍贵外文资料终于可以为中国学者所用了。
此次大型特藏文献的公布是CASHL自2004年正式面世以来的又一里程碑。作为国内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文献共建、共知、共享平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提供高效的文献服务。
文献缺藏让社科学者“心虚”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管理中心副主任肖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成前,国内高校人文社会信息资源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的缺失。从1950年到2000年,全国高校外文图书总藏量只有45万种,而哈佛、牛津、耶鲁三所大学的藏量总和就达到212万种。同时,50%的外文期刊国内未有收藏。以北京大学为例,强势学科经济学的文献保证率也只有百分之五十。肖珑说,目前,综合性院校越来越多,仅高校人文社科教学和科研人员就已达到35万人,每年在研项目10万,相比之下,人文社科资源保障严重不足。用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胡德坤教授的话来说,在外文文献资料的收藏方面,国内学界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学界素有“理科上水平靠设备,文科上水平靠资料”的说法。资料的权威性和齐备程度往往决定学者的研究成果价值几何。对此,胡德坤体会颇深,他告诉记者,自己曾任“日本侵华史料的整理研究”课题的评委,发现很多研究人员论文参考的基本资料是不完整的。
资料的缺藏导致了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心虚”。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描述了中国学者曾经的窘境,“比如在历史、地理等方面,如果中国学者涉及到了国外的内容,却常常无法引用国外资料,便根本失去了与国外学界对话的资格。中国学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资料收集上,却很难做好。”
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建设面临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共建共享建设已有十余年,已经完成了基本框架建设,但尚缺大规模服务,外文文献资料不能真正做到共建、共知、共享。众所周知,外文文献价格昂贵,很多高校图书馆无力购买齐备本校学者需要的文献。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统筹,各图书馆花费重金购买的外文资料往往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