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失业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作为优先政策目标之一,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适时调整就业政策,促进了我国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全国就业人员从1949年的18082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77480万人,就业规模扩大了3.28倍;城镇就业增长更为迅速,2008年末,城镇就业人员达30210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18.71倍。
(一)“三年恢复时期”到“一五时期”:城镇就业成倍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城镇劳动力处在普遍失业的状态。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而城镇失业者高达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
为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各级人民政府在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失业的同时,通过积极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镇普遍失业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就业人员明显增加。1952年,城镇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48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减少到376.6万人,城镇失业率下降到13.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效带动了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状况进一步好转。到“一五”结束的1957年,全国就业人员达到23771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5689万人,年均增长3.48%。城镇就业增长更快,1957年末,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205万人,比1949年增长一倍以上,年均增长9.66%。
(二)“大跃进”到“文革十年”:城镇就业增长缓慢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工作出现了一些失误,劳动就业工作也走了一段弯路。在这段时期,我国就业规模波动较大、增长缓慢。1958年,城镇就业人员一年“跃进式”地增加近2100万人,而1961和1962两年,又“急退式”地每年减少近800万人。197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40152万人,城镇就业人员9514万人,与1958年相比,年均分别只增长了2.08%和2.97%,增速明显减慢。再加上“文革”期间大量城镇知识青年下乡后的集中返城而形成的大量城镇待业人员,城镇就业形势又趋紧张。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城镇就业持续增长
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三十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不同时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一是结合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二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扩大了就业规模;三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实现劳动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各项制度改革尤其是就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已达77480万人,与1978年的40152万人相比,增长了93%,年均增长2.22%;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更快,2008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0210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17倍,年均增长3.93%。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时期。
二、就业结构显著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