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兴国之基础的方略。1956年中共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思想,这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将科学技术向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
在中外历史上,基于对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把发展科技、教育提到治国兴邦之纲,已有先例。到20世纪末,人类社会在历经了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之后,开始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1991年以美苏对抗为特点的“冷战”的结束,国际竞争制高点由军事转向经济领域,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时代的发展战略,它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科技。通过科技带动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识。1993年,美国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担任主席。1994年,欧共体决定成立欧洲科技代表大会,日本提出“新技术立国”方针。新的一轮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应当借鉴诸多国家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有益启示,但不是“技术立国”、“教育立国”模式的重复或仿效。当今,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要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台阶,武装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科教兴国战略不但顺应了当时世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切合我国国情,是我国追赶新经济浪潮,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