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地方概览
广东省
发布时间: 2009-08-13    作者: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2009-08-13
  字体:(     ) 关闭窗口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南临南海,大陆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2122公里长的珠江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位置、范围和面积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市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地貌

广东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最高峰石坑崆(1902米)位于阳山、乳源与湖南省的交界处;南部则为平原和台地。全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占优势,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则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气候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

 

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找到的矿产种类共148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10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2种,非金属矿产58种,水气矿产4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其中非金属矿产地4处,水气矿产地1处。

植被和生物资源

广东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常青,动植物种类繁多。全省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80科、1645属、7055种,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6.9%、51.7%和26.0%.另有栽培植物633种,分隶于111科、361属。此外,还有真菌1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真菌97种。植物种类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和银杉2种,属于二级和三级保护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观光木等24种与广东松、长苞铁杉、野龙眼和见血封喉等41种,还有省级保护的红豆杉和三尖杉等12种。在植被类型中,有属于地带性植被的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沿海的热带红树林,还有非纬度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园等栽培植被。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是岭南四大名果,经济价值可观。

广东的动物种类多。陆生脊椎动物就有829种;其中兽类124种、鸟类510种、爬行类145种、两栖类50种,分别占全国的30%、43.4%、46%和25.5%。此外,还有淡水水生动物的鱼类281种、底栖动物181种和浮游动物256种,以及种类更多的昆虫类动物。动物种类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水鹿、穿山甲、弥猴和白鹇(省鸟)等95种。

广东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全省建立了310个自然保护区、369处森林公园,还通过全面绿化荒山,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水资源

广东降水充沛,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独流入海河流。年均降水量1777毫米,2006年降水总量3194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1012毫米,河川径流总量1819亿立方米;加上邻省从西江和韩江等流入广东的客水量2330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4735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72.8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665.5万千瓦。此外,广东还有温泉300多处,日总流量9万吨;饮用矿泉水110处,探明储量全国第一。但是,广东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沿海台地和低丘陵区不利蓄水,缺水现象突出,尤以粤西的雷州半岛最为典型。此外,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还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的威胁加剧。

 

2007年广东省全年水资源总量15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647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579毫米,比上年减少531毫米。全年人工增雨总量10亿立方米。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17.07亿立方米,减少25.16亿立方米。

 

2007年全年总用水量462.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95.70亿立方米,增长4.7%;工业用水135.40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用水231.40亿立方米,下降0.4%。

 

全省人均用水量为489立方米。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64.9%,增长4.6%;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2.6%,与2006年持平;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8.1%,下降6.3%;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4.4%,比2006年增长1.8%。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26.9%,提高9.6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53.8%,减少13.5个百分点;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7.7%,提高3.8个百分点;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1.5%,与2006年持平。

环境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  2007年全年平均灰霾天气日数75.2天,增加0.7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26小时,比正常年份平均减少45小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27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74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水环境质量  2007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64.9%,增长4.6%;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2.6%,与上年持平;满足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8.1%,下降6.3%;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4.4%,比上年增长1.8%。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26.9%,提高9.6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53.8%,减少13.5个百分点;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7.7%,提高3.8个百分点;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1.5%,与上年持平。

 

声环境质量  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4分贝,比2005年上升0.1分贝。42.9%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较好(50.1~55.0分贝),其余城市受轻度污染(55.1~60.0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构成仍以生活和交通类声源为主。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0分贝,与2005年持平。81.0%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好(≤68.0分贝),其余城市较好(68.1~70.0分贝),所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均未超过70dB(A)。

 

辐射环境状况 2006年全省辐射环境状况正常,没有发生重大放射性环境污染事故。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运行状况良好,全年放射性核素排放小于国家规定限值。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7年,年末常住人口944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2万人,出生率11.96‰;死亡人口43万人,死亡率4.66‰;自然增长人口68万人,自然增长率7.30‰。年末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0.96%,女性占49.04%;0-14岁人口占20.1%,15-64岁人口占72.3%,65岁及以上人口占7.6%;城镇人口占63.1%,乡村人口占36.9%。

民族概况

广东是56个民族成份齐全的省份。汉族人口85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6%。少数民族人口164万人。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畲、回、满族。壮族主要分布在连山、怀集、廉江、信宜、化州、罗定等县(市);瑶族主要分布在连南、连山、连州、阳山、英德、乳源、乐昌、仁化、曲江、始兴、翁源、龙门、阳春等县(市、区);畲族主要分布在乳源、南雄、始兴、增城、和平、连平、龙川、东源、丰顺、饶平、潮安、海丰、惠东、博罗等县(市、区);回族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肇庆、汕头、佛山、东莞等市;满族主要居住在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因人才流动、婚姻、务工经商等迁移或暂住广东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约104万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各城市。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广东设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3个自治县和怀集下帅壮族瑶族乡、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和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7个民族乡。

教育

2007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98万人,比上年增长6.3%;在校研究生5.44万人,增长10.3%;毕业生1.38万人,增长10.1%。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5.49万人,增长5.8%;在校生111.97万人,增长11.0%;毕业生23.3万人,增长18.9%。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36.57万人,增长11.9%;在校生90.76万人,增长12.3%;毕业生22.15万人,增长11.7%。普通高中招生60.69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生172.43万人,增长5.5%;毕业生48万人,增长11.7%。初中招生174.31万人,增长2.1%;在校生482.94万人,增长1.5%;毕业生143.44万人,增长0.6%。小学招生143.87万人,在校生1017.62万人,毕业生180.31万人。全省特殊教育招生0.40万人,在校生2.6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2.64万人。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及三种产业比重

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对外贸易状况

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6340.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出口额3692.46亿美元,增长22.2%;进口额2648.03亿美元,增长17.5%。实现贸易顺差1044.43亿美元,增加277.54亿美元。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050.06亿美元,增长31.2%;加工贸易出口2461.73亿美元,增长18.1%。分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569.94亿美元,增长17.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22.22亿美元,增长19.7%;私营企业出口651.64亿美元,增长37.8%。分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532.52亿美元,增长2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3.48亿美元,增长22.9%;服装、纺织品出口 419.87亿美元,增长18.4%;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等轻纺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4.6%、29.7%和14.1%。

2007年全年机电产品进口1671.54亿美元,增长18.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008.64亿美元,增长13.5%。在主要资源性产品进口量中,进口量增长的有:铁矿砂982.86万吨,增长63.1%;原油1288.54万吨,增长10.5%;煤1456.14万吨,增长16.7%。进口量下降的有:氧化铝17.47万吨,下降37.8%;成品油822.30万吨,下降18.6%;棉纱75.16万吨,下降2.0%;合成纤维31.92万吨,下降8.3%;钢材759.22万吨,下降8.5%;铜材73.30万吨,下降7.4%;铝材30.74万吨,下降2.3%。分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额看,全年广东对香港、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进出口额达4091.8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4.5%。其中香港1363.74亿美元,增长21.1%;美国867.77亿美元,增长10.2%;欧盟735.46亿美元,增长14.9%;日本565.22亿美元,增长17.7%;东盟559.60亿美元,增长26.7%。对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56.2%、47.1%、 55.4%和118.6%。

外资利用
状况



2007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1.26亿美元,增长18.0%。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506个,合同外资额339.38亿美元,分别增长 12.5%和38.1%。全年外商投资企业项目平均规模357.02万美元,增加66.34万美元。合同外资额千万美元以上新批和增资项目1129个,合同外资额236.83亿美元,增长54.3%,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量的69.8%,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77万个,合同外资额3234.7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44.91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68万家。

2007年全年第一产业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36个,合同外资额4.83亿美元,分别增长75.0%和68.8%;实际吸收外资1.83亿美元,增长 58.6%。第二产业新签直接投资项目4271个,下降10.3%;合同外资额174.60亿美元,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107.11亿美元,下降 1.3%。第三产业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899个,增长40.1%;合同外资额159.96亿美元,增长103.7%;实际利用外资62.32亿美元,增长76.0%。

2007年全年共有10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其中韩国、德国合同投资金额分别增长141.7%和94.3%,瑞士、英国实际投资金额分别增长 93.8%和69.4%。实际投资额前十位的发达国家依次是日本、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2007年全年全省经核准新设境外企业及机构169家,协议投资额12.01亿美元。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65178个,合同金额67.86亿美元,分别增长2.1倍和35.6%;完成营业额60.92亿美元,增长59.6%。年末在外人员28843人。



电 讯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3054.87亿元,增长20.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7.27亿元,增长11.2%;电信业务总量 2996.77亿元,增长21.3%。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03.73万户,年末达到3743.0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934.6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08.4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724.57万户,年末达到7842.06万户。



交 通



铁路

有4个铁路公司,有京九、京广、广梅汕、三茂等铁路干线。

公路

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783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40公里,一级公路8935公里,二级公路17525公里,公路密度达100.03公里/百平方公里;2006年建成镇通建制村路面硬化里程达7000公里,2003年至2006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完成3.7万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

水路

至2006年底,广东省可通航河流1265条,内河航道里程13596公里(未包括广州港出海航道),通航里程11844公里,等级航道通航里程4306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092公里,全省内河航道现有枢纽数量1200处、通航建筑物189座。沿海港口泊位1194个,内河港口泊位14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02个。2006年广东省港口吞吐量达8.27亿吨,同比增长17.58%,其中完成集装箱运输31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72%。

航空

有民航机场8个,白云机场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国内航线23条,地区航线5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