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指南 >> 初中国史教育 >> 初中国史教案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09-09-08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08
  字体:(     ) 关闭窗口

   

  5课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归纳分析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

  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2.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 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 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公私合营

  1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2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 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 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 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2题。

  根据23页“活动与探究”,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

   

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辨别图片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对比鉴别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崇敬楷模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唯物史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 “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 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6 根据25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7 根据26页“动脑筋”: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9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 根据《地图册》第9页《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图,完成《填图册》第6页的(2)、(3)两小题。

  (其中“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2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根据下表“对号入座”

  大庆铁人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锋

  3 指导学生完成《填图册》第734两题。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 完成课本28页“练一练”:应选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2 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填图册》第9页剩余的题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