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黄炎培:教育救国,不做高官
发布时间: 2011-12-21    作者:    来源:新京报 2011-07-06
  字体:(     ) 关闭窗口

黄炎培:教育救国,不做高官

   黄炎培 教育救国,不做高官

  黄炎培(1878—1965)

  号楚南,字任之。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1917年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曾参与筹办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1945年与胡厥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01年进入南洋公学的黄炎培受教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和蔡元培一样,黄颇具教育救国之志。1903年在浦东南汇新场镇演说抨击社会黑暗被捕险遭杀害而逃亡日本的黄悟出:“要救中国,只有办学堂”。

   毅然投身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黄先后创办和主持川沙小学、开群女学、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等,尤其浦东中学办得十分成功,获“北南开,南浦东”美称,蒋介石送来长子蒋经国,看了儿子作文感觉该校教得不错,于是又送来次子蒋纬国入校学习。后任中共总书记的张闻天、左联五烈士中的胡也频、殷夫、历史学家范文澜、罗尔纲、科学家钱昌照、王淦昌等诸多精英均出自浦东中学。

  早在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刚一个月,黄就在同盟会上海分部负责人蔡元培的感召下入会。1906年6月,因《苏报》案入狱的章太炎出狱,蔡与黄前往迎接,又怕政府节外生枝,立即把章送往开往日本的轮船上。

  同年9月,蔡元培要赴德国留学而去北京等候派遣,请黄接手自己同盟会上海分部负责人职务。黄接手后全力以赴。当时,各地同盟会员常来上海,或路过转赴各地。作为同盟会上海地区负责人,黄要送往迎来,安排食宿,传达任务,布置工作,都是在清廷统治下秘密进行。他晚年时还记得,曾接待廖仲凯从日本归来。1908年初,黄被人上告省里说在浦东中学“演说革命排满”,引证1903年新场镇案黄即有反清前科,江苏提学使毛庆藩欲治罪于黄。风声传出,社会人士后纷纷起来为这位每月只领40元大洋(当时中学校长月薪100元)的黄抱不平,上书反对。江苏教育会上书两江总督端方,口气强硬。端方和毛庆藩不想把事惹大,只撤销了黄炎培川沙厅视学一职,保留了浦东中学监督的职务。

  武昌起义之前,上海和江苏的社会组织已成气候,逐渐形成了政治事务由张骞为首的江苏省咨议局和苏州江苏地方自治筹备处参与,教育文化事务由张骞为首的江苏教育总会主持,经济事务则由李钟珏为首的上海工巡捐局掌握的一派自治新局面。而黄炎培又分别是江苏省咨议局的常驻议员、自治筹备处参议、江苏教育会常任调查员、上海工巡捐局议董,交叉在政治、文教与经济三个领域的社会组织之间,均系核心成员,时年黄仅三十岁。几个组织的要人张骞、李钟珏、马相伯、赵凤昌和黄炎培等,尤其在南北议和过程中起到策划、组织和推动作用。据黄晚年回忆,在上海自然形成了几个据点:教育总会是一处,工巡捐局是一处,望平街时报馆楼上“息楼”是一处,赵凤昌的家“惜阴堂”又是一处。在这几处之间奔走联络的正是他们之中最为年轻的黄炎培。

  为响应武昌起义,黄与张、李、赵与陈其美等商议策划上海起义。9月13日上海民军写商团巡警在闸北起义,14日攻下清军大本营所在地江南制造局。15日下午,江苏的苏、松、常、镇、太五属在设在上海的江苏省教育会召开会议拥护起义,推举黄等赴苏州动员江苏巡抚程德全起义。

  程德全其时官声甚好。他很赏识黄,于是将黄留在都督府,协助自己。与有些地方杀满排满之风不同,程德全在江苏起事中坚持不杀伤一个满人的原则,都督府发出六言告示:“照得民兵起义,同胞万众一心。……旗满视同一体,大家共享太平”,很受百姓拥戴。

  在都督府中,黄负责起草新官制和向旧衙门收取印信。黄找来省提学使樊恭熙收印,樊十分恐慌,战战栗栗。黄和蔼地对樊讲:“此举出于全民公意。你如愿留苏,就留下,给生活费。愿回原籍,当送回籍川费。”樊表示愿回老家浙江,黄炎培予以办理,毫无刁难。之后省里官员包括各知县均照此处理,很得人心。

  黄办的几件事,各方都很满意,于是程任命黄为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当时未设教育司),既是管家又主教育。当时都督月工资五十元。司长三十元,科长二十元,工资都很低,但在一派革新气氛中,黄炎培欣然领命。

  不愿入阁,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结束了,但是黄炎培的事业刚开始。

  1912年,江苏省都督程德全任命黄为省教育司长,已经办学十年,对我国教育有颇多思考的黄,毫不犹豫地上任,大刀阔斧推动江苏省教育改革,推行他的五年教育计划。

  他首先在各县成立起一批小学。

  其次是中等学校,分五类。

  第一类为师范类共十所,在吴县、上海、无锡、江宁、江都、清河、铜山、灌云、南通等地,还有一个女子师范也在南通;

  第二类为普通中学共十一所,在江宁、吴县、华亭、太仓、武进、丹徒、南通、江都、清河、铜山、东海等地;

  笫三类为农业学校共五所,在江宁、吴县、清河、吴淞(水产)、浒墅关(女子蚕桑)等地;

  第四类为工业学校为江宁第一工业学校电机科、机械科,苏州第二工业学校纺织科、色染科、土木科等;

  黄还办起高等学校,创办南京高等师范,不久改为东南大学。

  1914年御下省教育司长职务之后,黄并未停止他的办学事业。此时,他已是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界名流,北洋政府先后两次任命他为政府教育总长,黄坚拒不就。重要的原因是黄要推行他的教育计划。除上述所说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之外,他又参与创建,改建,扩建了多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大、河海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陈嘉庚出资要办厦门大学,第一个先写信给黄炎培,请他筹备并出任厦大校长,黄答应了老友参加筹办却谢绝去任校长职。解放后毛泽东有一次对黄说:“你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1915年,黄赴美国参观旧金山世界博览会,考察美国教育,转赴美二十六座城市,52所大中小学校。归国后1917年黄联合马相伯、蔡元培、张元济、伍廷方、严修、宋汉章、聂云台、穆藕初、蒋梦麟、郭秉文等48人,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立中华职业学校,办起中华铁工场、木工场、机械工场、珐琅工场。同时黄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把职业教育推向乡村,又引向企业与荣毅仁父辈荣德生、荣宗敬合作,在荣氏厂里办起职业培训班。

  中华职教社与之前的江苏教育总会一样是个社会团体,有学校,有工厂,有刊物,还发行债券融资,几年后职业教育在我国蔚然成风,到1921年时全国职业学校包括补习学校达七百多所,女子职校九所。落后地区如四川、陕甘、山西等省,在当地主政的杨森、冯玉祥、阎锡山等人支持下也得到发展,1926年全国职校达1695所。中华职教社不断扩大,社员从1917年的186人增加到1927年的6528人。黄等一代人的追求,终获初果。 

  本文由黄炎培之子黄方毅口述,本报记者张弘整理

    1. 黄方毅忆父亲黄炎培:在江苏都督中起草新的官制
    2. 刘波:“历史周期律”之辩
    3. 黄炎培之子黄方毅:取消养老金双轨制
    4.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介
    5. “政怠宦成”与反对渎职
    6. 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7. 把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战略
    8. 钱理文:永葆清廉本色
    9. 延安窑洞前 感怀“窑洞对”
    10. 以心为塑 以魂立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