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重庆解放:大进军 大迂回 大激战 大偷渡 大冲锋
发布时间: 2010-11-30    作者:李炼赵君辉 钟延    来源:重庆晨报 2010-11-30
  字体:(     ) 关闭窗口

   大冲锋 刘邓三翼渡江进城

解放前从南岸看渝中的情景。资料图片

  1949年11月中旬,蒋介石从台湾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严令宋希濂、罗广文“严责所部有进无退,死中求生”,同时急令孙元良部速由川东调重庆外围布防,又把胡宗南部车运重庆,与重庆卫戍司令部三个师一道布防长江南岸,沿九龙坡经黄桷垭至大兴场一线摆开,企图阻止解放军进入重庆。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梦想,二野刘、邓首长报请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同意,修改原定12月初攻占重庆的计划,提前解放重庆。
  11月26日,刘、邓电令入川先头部队:“12军应速向綦江继进,捕歼陈春霖之44军,尔后,即直趋卷江场(应为綦江河口的江津顺江场。记者注。)准备渡江迂回重庆。47军速协力捕歼冷水场、龙潭场地区,及向重庆木洞逃窜罗(广文)敌主力,尔后11军即以一部出老厂,监视重庆之敌,主力出鱼洞镇,准备渡江,协同12军视机解放重庆。47军即准备由木洞镇东西及长寿渡江……”
  解放军三个军如同三支利剑直指重庆。29日—30日,分别从东、中、西三翼强渡长江。
  东翼:
  强攻木洞镇溯江朝天门

  47军军长曹里怀1987年写的一篇回忆录,详细回忆了木洞渡江以及47军进入重庆的情景:
  我军第139师急行军抵木洞镇渡口后,由415团担任渡江先遣任务。29日上午10时,在迫击炮、重机枪的掩护下,侦察班长孙绍银和两个战士驾着小船向对岸划去。江面1000多米宽,小船颠簸得很厉害。敌人又在对面山上射击,炮弹连续在小船周围爆炸,机枪子弹呼啸着从船边掠过。孙绍银他们镇静地划着,用身体移动来掌握船的平衡。
  离岸约50米了,我们的枪、炮以更猛烈火力压制敌人。孙绍银端起冲锋枪,一下子就撂倒了两个敌人。在江边的其余几个敌人慌忙往岩石后面跑,孙绍银没等敌人找好地方架枪,便迅速跑到岸上猛力扫射,并用刀砍断一只大船的缆索,跳上船便往回划。
  刚刚划出,岸上突然涌出一群老百姓,高声喊:“解放军同志,敌人跑光了!我们来接你们过江……”随即四五十只大船划向南岸迎渡大军。
  另据141师423团政委李钦哲回忆,11月30日上午11时,该团到达重庆以东25公里的广阳坝,在古家沱发现3艘银灰色的民生轮船公司的火轮,为争取时间,解放军官兵请求船员送他们到重庆,船员乐意接受。下午2时,全团登上三艘火轮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重庆进发。在船上,团首长和司令部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进重庆的计划:一营从陆上去打江面上的军舰;二营向市内攻击,以保证一营陆上安全;三营去占领江北地区。
  下午4点多钟,重庆已历历在望,火轮停靠在江北区以北的青草坝。经侦察江北和朝天门码头已没有敌人,只见敌旗舰“民权号”靠近朝天门码头,其他4艘都停靠在长江东南岸的深水线中。为防止敌舰东逃,三营机炮连占领了嘉陵江口北侧的阵地。下午6时许,敌旗舰上灯一发亮,侦察排和一连战士持枪和手榴弹乘江北水上派出所的小艇逼近敌旗舰。在距离二三十米时,敌方拉响欢迎接管的汽笛。顷刻间,江面上所有船只都拉响了汽笛,场面非常壮观。
  解决敌长江舰队后,已是晚7时多了,部队从朝天门码头迅速向重庆市开进。二营插向小什字街,一营插向精神堡垒(即现在的解放碑广场)。
  部队刚从码头进入市区时没有电灯,满街漆黑,快到小什字时豁然明亮,群众发现了解放军,沿街观看,有不少人还跟着部队向前走。过了小什字后,一,二营和团直分别向四周派出警戒。
  中翼:
  坐火轮过江占领“总统府”

  方音当年是11军32师95团政委。他在1989年的回忆录中描述了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在海棠溪渡江的情况:
  11月29日,重庆南岸地区大雾弥漫,10米之外不见人影。晚8时许,一营占领海棠溪渡口后,搜集船只,准备渡江。
  30日晨,沿江警卫的一营报告:南岸沿江一带无船只,江对面亦未见船只。上午8时许,团长严大芳和方音令一营再扩大搜寻面。
  下午4时,师部通知:停止单独过江。重庆各界代表已到南岸,渡江船只已解决,要做好渡江准备。全团干部战士都争着做解放重庆城、占领“总统府”的渡江先头兵。
  下午6时许,95团从铜元局渡口乘两艘火轮和木船渡江。经两路口,进占伪空军司令部、国防部和“总统府”,占领浮图关一线。
  午夜时分,我和团长严大芳去查看进占“总统府”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振奋,不约而同唱起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军歌。嘹亮的歌声,震荡着“总统府”的内外。我和大芳站在“总统府”门前阶梯上,相互拥抱,思绪万千,我们与陪都人民见面了。
  1949年12月1日《大公报》(重庆版)报道,昨天(30日)中午时分,蒋军撤出重庆。下午2时,温少鹤、蔡鹤年、周荟柏、任柏鹏四人到海棠溪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他们从望龙门乘民生公司小火轮渡江,船上高挂有“重庆市欢迎人民解放军代表”12个大字的白布旗,直拉着汽笛到了南岸。现有解放军某部参谋长在江边代表致意,然后同代表们一起到海棠溪新街警察所解放军师部与刘副师长、贾政治委员相见,温氏四人首先表示欢迎。在商谈中,刘,贾两位对于重庆没有被破坏深觉欣慰。
  温氏等四代表得到了圆满结果之后,就过江回城……下午6时,一只只轮船按照解放军首长的预定计划,分别开到南岸弹子石、铜元局接解放军过江。
  晚7时左右,人民子弟兵进入市区停电的街头。重庆获得解放的消息也是在此时传遍全城。

  西翼:
  强渡李家沱控制浮图关

  陶怀德当年是11军31师93团团长,他在1987年2月的回忆录《过江占浮图直插重庆城》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1949年11月29日西翼强渡李家沱的情况。
  93团抵达李家沱江边已是11月29日凌晨5时许。陶怀德站在江边,可见长江北岸江边有一些火团。仔细观察,发现是敌人在烧毁木船,使解放军无法渡江。
  陶怀德率二营急于渡江,在江边找到了3只木船。简单修理后在船头堆放了沙袋,并各架一挺机枪。然后,由5连担任渡江突击队。陶怀德和二营长、五连长3人各带一只船。即将出发时,11军参谋长杨国宇赶到,提醒大家注意:北岸敌情不明,岸边是沙滩开阔地,沙滩后面是山坡,易遭伏击。
  杨国宇限令陶怀德晚6时前占领重庆咽喉地区浮图关制高点,断敌退路,待二梯队上来围歼其敌。
  少顷,3只运战士的木船上,各有两名舵工掌舵划船,在火力与浓雾的掩护下。航行约10多分钟,快到北岸。陶怀德命令一起向北岸射击。顷刻间,炮声、枪声和战士们的冲杀声,汇成一阵轰雷。
  敌军像一群野牛,向歌乐山方向疯狂逃窜。我军登岸战士猛追不舍。有的敌人举枪投降,有的叫喊饶命。陶怀德没有理睬,率五连沿杨家坪、谢家湾、大坪直扑浮图关。
  军参谋长杨国宇命令部队快速渡江增援陶怀德。待杨参谋长率部队过江赶到九龙坡时,已不见突击队的人影。他们也紧追向浮图关。约晚上7点,陶怀德率团在浮图关生俘国防部警卫二团邢副团长、参谋长和一位勤务兵。随后,在俘虏邢副团长的带路下,陶怀德率部不到20分钟俘虏了驻扎在浮图关上的敌军两个团。
  杨参谋长率后续部队没有从浮图关入城,而是率部队在11月30日凌晨4时,抵达化龙桥、小龙坎。

    1. 1949年 重庆解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