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光辉岁月: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营业
发布时间: 2010-11-26    作者:阳 欣    来源:国史网 2010-1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让股票流动起来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营业部在承担了飞乐音响发行之后,第二年1月14日,又承担了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发行10万股,每股面值50元。

  两家股票发行之后,问题来了:股东们想转卖自己手中的股票,社会上还有人想买股票,可这个交易却无法完成。

  那时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子夜》中依稀对股票交易所有一点印象。股票几乎就和资本家、贪婪、投机这些明显带有反面意味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在上海,更被人们熟知的,是共产党人解放上海之后打的“银元之战”,对手就是上海证券大楼里的旧社会投机商。军队出面一举端掉了上海证券大楼,将其中的投机分子一举逮捕。自此以后,虽然出于融资的需要,天津和北京还办过证券市场,但到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天津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被关闭,证券交易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上海公布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凡股票持有者要转让股票、需通过代理发行公司代为寻找客户。”可是另一方面,对代理发行公司却一直没有买卖股票的明确许可。

  找到静安营业部要求股票交易的人越来越多,但黄贵显却无能为力。有一位老股东愤愤然的一句话给黄贵显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女总要嫁,有儿总要结婚。这样不婚不嫁,难道只好等到老死去买棺材?”

  黄贵显见识过茅盾笔下的旧上海证券市场。1946年,时年18岁的黄贵显进入“十里洋场”一家外资银行当学徒,后来还当上了上柜组负责人。而当时为了做好“小飞乐”和延中实业的发行,黄贵显还请了几位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经纪人当顾问,这可都是当年在上海金融圈里翻云覆雨的人物。

  抛开那些对股票市场投机性的道德批判,黄贵显明白,股票发行是一回事,股票交易是另一回事。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真正堪称股市的,其实是二级市场,也就是股票交易市场。那才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黄贵显向人民银行写报告申请开放股票交易,报告写了一次又一次,却石沉大海。

  直到1986年,中国股市的诞生才迎来了转机。那一年,上海被指定为股份制试点城市。

  8月中旬的一天,上海体改办的人找到静安营业部副经理胡瑞荃,告诉他第二天有个反映开放股票买卖要求的好机会,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要听取关于股份制工作的汇报。

  胡瑞荃回忆,出席会议的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即将搞股份制的企业负责人。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安排,他恰好坐在江泽民的对面。

  胡瑞荃汇报了静安分公司对股票流通和建立股票二级市场必要性的看法,并把事前带来的报告交了上去。那篇汇报的题目有别于公文,而是有些煽情,叫《股票的生命在于流动》。

  几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就将静安申请开放股票市场的报告批复下来。据时任静安营业部经理的黄贵显回忆,当时江泽民在会上说了这样一句令人难忘的话:“为什么改革的人会遇到那么多麻烦?为什么就不能对他们宽松一些?”

  1986年9月26日,由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营业部变身而来的静安证券业务部开业了。

  选择这一天,黄贵显、胡瑞荃可谓用心良苦。静安证券业务部的五个人,谁都没有操作过股票交易,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选在9月26日开业,因为9月28日是星期日,可以加班解决之前两天产生的问题。9月29日、30日再营业两天后又是国庆节,又可以加班解决问题。

  从早上7时起,许多市民就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排队。9时开盘,盘上只有飞乐和延中两只股票。到下午四时半收盘时,飞乐音响以55元6角的价格成交700股,延中实业以54元的价格成交84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股票交易就这么开始了。小小的柜台交易被评为“1986年全国十大经济新闻”之一。

  这个小小的柜台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菲尔霖,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尼古拉斯·哥德森也来了。他送给静安证券营业部经理黄贵显一幅画,后面写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