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任弼时的妻子和儿女
发布时间: 2010-10-27    作者:周燕    来源:《中华儿女》 2010-10-27
  字体:(     ) 关闭窗口

  母亲对女儿严厉得近乎苛刻,也许,她从小就是这样坚强地走过来的,她要求自己的儿女们也要像她一样。母亲最喜欢红军帽。妹妹当众一句:“妈妈的帽子是假的!”母亲气得说什么也不原谅她

  与父亲相比,母亲对女儿严厉得近乎苛刻。我刚刚一岁,正是需要母爱的时候,她却把我送回老家;党中央转战陕北时,她毫不犹豫地让体弱多病的我和年幼的妹妹跟随学校行军;“文革”中,我和丈夫被监禁多年,却得不到母亲任何帮助……每当想起母爱,我都在心底暗暗流泪,如果父亲要是晚些走,我也不至于受那么多的苦。

  然而,母亲仍旧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母亲。母亲,一个身材瘦小的弱女子,从大革命时期就坚定地追随父亲走上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一双解放小脚,带着身孕,背着孩子,顽强地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母亲做了一辈子党的机要工作,党性极强。毛主席曾赞扬说:“让陈琮英管机要,秘密烂在她的肚子里,都不会说出去。”父亲逝世后,母亲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她节哀自勉,把斯大林送给父亲的“吉斯150”高级卧车,以及父亲生前的用具,包括软床、钢琴统统交还给公家,带着4个儿女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母亲处处检点,从不与他人攀比,不曾向党组织提出任何个人的要求,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也许,母亲从小就是这样坚强地走过来的,因此,她要求自己的儿女们也要像她一样。

  母亲对昔日的革命战斗生涯怀有深深的眷恋,突出表现在对红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军装情有独钟。我和爱人都是军人,每次我们夫妻双双穿着军装回家,母亲总是用羡慕的眼神不时盯住我们看。我曾建议说:“妈妈,您和刘英妈妈把众多女红军联合起来,给毛主席打个报告,就说你们都想穿军装,如果主席批准了,我马上找一套军装给您。”

  80年代末,母亲在一次重返江西老根据地的纪念活动中,高兴地得到一顶红军帽,从此爱不释手。无论是参加重大活动,还是平日在院子里散步,她都要把红军帽戴在头上。前几年,母亲参加重大纪念活动比较频繁。电视记者在制作电视新闻节目时,总是给我母亲——一位戴着红军帽的瘦小老太太一个特写镜头。我们姐妹曾经劝说母亲:“妈妈,这帽子也不好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不要走到哪儿戴到哪儿。”母亲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这是革命传统!”

  一次,妹妹远芳陪母亲参加联谊活动,老同志们看到母亲戴着红军帽,都赞不绝口。这时,远芳冷不丁地说了一句:“妈妈的帽子是假的。”母亲的脸唰的一下从脑门儿红到脖根,生气地辩解说:“谁说是假的?!”刘英妈妈在一旁笑着圆场道:“陈大姐的这顶红军帽,当然是真的!”她用手指数着帽子的八个角说:“你们看,它有八个角,还有一颗红五星。只不过,陈大姐的帽子不是过去的那顶,而是一顶新的、真正的红军帽!”刘妈妈的解释引起满堂喝彩。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可是对妹妹远芳,母亲说什么也不能原谅,一个星期没有和她说话,直到妹妹向她承认了错误。

  说起来,母亲也很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弟弟远远长相酷似父亲。母亲和我们3个姐姐对他都非常疼爱。孰料,1995年,弟弟患了肺癌,发现时,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仅仅两个多月就离开人世。弟弟很孝顺母亲。他也是母亲感情的全部寄托。弟弟去世6年了,我们对母亲始终守口如瓶。

  母亲年事已高,记忆力渐渐丧失,偶尔也想起儿子。我们姐妹总是用“远远出国了!”之类的话搪塞她。我们也怕哪一天母亲突然清醒,知道弟弟已不在人世,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有时,我们也非常巧妙地试着问母亲:“远远有多长时间没来看您了?”她回答说:“大概两个月了吧!”我们这才踏实一些。

  我们姐妹3人出生在战争年代,成长在苦难之中,很早就失去父亲,从小相依为命,感情始终十分融洽。远征生在草地,性格倔强,母亲给她起的小名叫“蛮子”,但她做事干练,心地善良,虽然她的职务比我高,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仍旧很尊敬我。远芳是从苏联回来的,50多年过去了,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也许很难改变,好像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似的,说话办事单纯、直率,称呼我时,还娇嗲地“接接(姐姐)、接接(姐姐)”地带着俄文腔。两个妹妹对我都很好,有关家庭的大事,都征求和尊重我的意见。在我落难的时候,她们轮流帮我照顾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

  如今,我们的儿女也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了。我的女儿任白净是部队的医务工作者;儿子白洁在空军工作,曾是首长专机组的政委。我的弟弟妹妹各有两个孩子。他们都是大学生。远征的大女儿朱小平最有出息,现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远芳的小儿子吴晓文也不错,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被中航技公司派往海外工作。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51年了,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又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这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2001年元旦,母亲进入她人生的第一百个年头。我们姐妹和医护人员以及数十位老一代革命家的子女们,在北京医院的一间小会议室里,热烈地为母亲庆祝百年华诞。

  母亲依旧戴着那顶红军帽,披着一件毛线编织的红披肩,面带青春的微笑,仿佛又回到跟着父亲任弼时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摘自《中华儿女》2001年第10期) 

    1. 任弼时——中国人民的“骆驼”
    2. 1950年 任弼时在北京逝世
    3. 1950年10月27日
    4. 团中央举行大会追悼任弼时同志 号召学习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积极抗美援朝
    5. 10月27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