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重大事件梳理 >> 2000年-2009年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发布时间: 2019-06-11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晋江市村镇迈入宽裕型小康。这是2002年12月21日拍摄的福建晋江西滨镇农民别墅。自1995年全市15个镇372个村实现小康后,晋江市2001年有84%的村建成为宽裕型小康村。至2001年底,晋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40元。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20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1991年3月,李鹏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在90年代实现全国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正式做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举措。

  中共中央发出了一系列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对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重点是解决尚未脱贫的少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4年,国务院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时不断加大对扶贫的投入、加强东西部合作等,使扶贫开发工作和贫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推动了农村奔小康的历史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到20世纪末的奔小康战略做了进一步调整,提出到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而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9776亿元,“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在1997年提前3年完成;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95亿元,年均增长16.5%;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浙江成为中国首批告别贫困奔小康的省份。1999年国庆前夕,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通过验收成为小康县,至此浙江省已有7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了小康水平,浙江由此跻身中国第一批告别贫困进小康省份的行列。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总结指出,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回顾并充分肯定了了我们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我们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