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完成退耕、造林50万亩,还林还草174.8万亩,退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0年10月1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农牧场工人在退耕区进行机械化打草,储备牲畜过冬饲草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了17个林业重点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2001年初,为了加速生态建设、再造祖国秀美山川,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他地区的天然林。
2007年,大兴安岭莫尔道嘎林区的鹿群。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和北疆“生态屏障”。这里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作“绿色宝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发生了新变化。
(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这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囊括了“三北”地区、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程计划造林3.4亿亩,并对10.78亿亩森林实行有效保护。
(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计划到2010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4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4亿亩,年均减少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2.6亿吨。
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省平凉、庆阳地区,是黄河中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域,在经过3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后,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100多万亩,生态环境得到好转。2002年春季,两个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为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奠定基础。
(4)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计划到2010年,工程区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6.7%提高到21.4%。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项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2010年前重点实施10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和30个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
(6)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这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后,我国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