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6月,中国海军某部导弹驱逐舰上的指挥员在研究海上训练具体方案。
根据中共十五大制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1997年12月7日,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主要解决好军队的规模、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问题,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加快军队质量建设的步伐,适当加大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力度,完善武器装备体系,全面提高部队素质,进一步优化体制编制,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军队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第一,全军掀起了科技大练兵的热潮。1998年9月举办了全军运用高科技知识、普及深化训练改革成果的集训活动,把增强官兵综合素质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作为根本目的,把群众性的学习运用高科技知识贯穿训练的全过程,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动训练发展和提高打赢能力的主导力量。第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1998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了《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第三,优化后勤资源,实行三军联勤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三军后勤保障自成体系的格局。第四,军队院校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新型院校结构逐步建立、干部培训体制进一步完善、组训方式不断改革、面向21世纪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
由于世界高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迅速发展,为了保证武器装备的正常发展,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保障。1998年底,国防高新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有些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技术已从试验阶段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卫星及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形成体系,返回式卫星技术及发射测控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巩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军用电子装备全面走向自主研制新阶段,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为未来信息化作战准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电子信息装备向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保密和抗干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具有人民解放军特色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初具规模,军事通信装备系统建设发展迅速。
通过自力更生地发展高新技术武器,中国形成了包括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军械、电子等领域的国防工业。传统兵器向高新技术兵器的全面发展,使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益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完成研制并交付部队,使人民解放军的精确打击、机动突击、远程压制、防空反导、夜战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00年6月,解放军某部指战员利用网上对抗形式,进行模拟实战演练。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技战术训练已逐步在中国军队各兵种开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军事变革的形势和冷战结束后相对和平的环境,加快推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及时调整了军事战略方针,形成了军事变革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调整体制编制,优化了部队结构。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缩短了同美、俄等国军事力量的差距,同时也为新世纪军事变革的继续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