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重大事件梳理 >> 1980年-1989年
实施“六五”计划
发布时间: 2019-06-11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5年,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小麦。

  1982年12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提出的具体目标为:1985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五个部门生产的社会总产品,按照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10300亿元,比1980年的8500亿元增加18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事实上,当全国人大批准“六五”计划时,计划已经实施了两年。由于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和对外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1985年底,“六五”计划全面超额完成。1985年同1980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7707亿元增加到1333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国内生产总值由4552亿元增加到9040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0.7%;远远超过原计划每年增长4%-5%的速度。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国民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有所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由“五五”末期的连年下降转为逐年上升,实现了收支基本平衡。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明显提高。“六五”计划经济指标的完成,使过去长期感到困扰的一些经济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通过“六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形势全面高涨,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