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重大事件梳理 >> 1980年-1989年
“银河”巨型计算机
发布时间: 2019-06-11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它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在全国科学大会后,为加紧整顿科技事业,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完成《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规定的任务,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科研机构和一部分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充实和加强;适当调整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平反冤假错案,进一步落实政策;197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科技干部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恢复技术职称;发布了《自然科技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鼓励发展科技;积极加强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科学、教育经费的比重增加;恢复和建设一批专业科研机构;迅速恢复和部署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尊重科学、学习科学逐渐成为人们的思想共识。

  在上述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科技事业恢复并初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1978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提前研制成功两种急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1980年5月18~21日,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1981年1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我国反应堆工程的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9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一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这是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1982年6—10月,我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卫星通信和电视传播试验获得成功,为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3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新阶段。1984年4月8日,我国发射的首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标志着航天技术取得了又一个新的飞跃。6月,我国第一个万立方米级高空科学气球系统建成,为发展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