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 中共县委书记,模范干部。山东淄博人。1922年8月16日生。家庭贫寒,青少年时做过挖煤工,被日军拉去当劳工、服苦役。国民党统治时期逃荒、当雇工。1945年回到解放了的家乡,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区长、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河南省兰考县任中共县委副书记、书记。兰考县地处豫东,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内涝、风沙、盐碱三大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焦裕禄上任后,首先抓县委干部的思想教育。他带领县委委员们来到灾民聚集的火车站,体察成批灾民逃荒的困苦。他说,灾民是我们的阶级兄弟,他们离乡背井去逃荒,这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党把兰考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把他们领上战胜灾害之路,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他组织全县干部学习《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毛泽东著作,勉励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抱有愚公移山那样的决心去战胜困难,树立起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在焦裕禄领导下,兰考县委制定出了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决定在三、五年内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
为了找到根治“三害”的方法,他从调查研究入手,组织了由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参加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他身体力行,查风口、探流沙,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站在洪水中亲手画出洪水流向图。共查出全县大小风口84个,沙丘1600多个,绘出了排涝泄洪图。在摸透兰考三害情况后,他提出了植树固沙、乔(木)灌(木)结合、以淤盖沟等综合治理措施。
焦裕禄一心想着工作,唯独不考虑自己,身患肝癌,仍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直到1964年5月14日逝世。兰考县人民继承焦裕禄的遗志,努力奋斗,到1965年基本完成了焦裕禄制定的改造自然灾害的蓝图。当年兰考县顶住了一场较大的旱涝灾害。焦裕禄舍己为民,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事迹受到广泛赞扬。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介绍了他的事迹,同时还发表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成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