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重大事件梳理 >> 1960年-1969年
万吨水压机制成
发布时间: 2019-05-11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万吨水压机制成 水压机是以水作为工作介质传递压强以产生巨大工作力的锻压机械。大型水压机是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和国防工业等部门所需的重要机械设备。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生产出2台万吨级水压机。

  1958年5月,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致信国家主席毛泽东,建议上海应有一台自己制造的万吨级水压机。毛泽东和国务院批准了这项建议。当时在上海组成设计班子,由沈鸿任总设计师,以江南造船厂为主进行制造,组织全国协作。这台水压机为1.2万吨全焊接结构自由锻造水压机,当时上海不具备制造它所需要的特重型的铸钢、锻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起重运输能力,因而在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上采用了一些特殊办法:先制造了一台试验用样机,取得大量试验数据后,才确定总体设计方案。水压机的立柱直径近1米,长17.69米,净重80吨,用8节铸钢件经电渣焊焊接而成。上、下横梁等关键零件,在缺乏大型加工设备的情况下,用多台移动式机床进行加工。没有大型起重设备,就用几百根枕木和几十个油压千斤顶,硬把300多吨重的下横梁顶起6米高,使横梁平稳地作了360度大翻身。1962年6月,这台水压机投入使用,安装在上海重机厂。经过多年运行,证明其设计制造是成功的。

  同年,以沈阳重机厂和第一重机厂为主,组织全国大协作,设计制造1.25万吨水压机。根据东北地区机械制造能力,采用常规方式生产。1962年这台水压机制成,1964年12月在第一重机厂投产使用,技术性能接近当时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