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发布时间: 2021-03-17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字体:(     ) 关闭窗口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1976年12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并出版单行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86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和1999年6月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高潮;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经有了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因此,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就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34个经济部门的汇报,逐步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并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这篇讲话以“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基本方针,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归纳为十大关系,并分别提出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应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为了发展内地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尽快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⑦党和非党的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要按照不同情况,对反革命分子采取杀、关、管、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应当给他们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⑨是非关系。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要看,二要帮。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必须是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照抄。

  在十大关系中,前5个实际上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若干新方针和改进经济体制的一些思想和原则。后面几个,涉及民主政治的一些重大问题,包含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些新方针。在讨论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又明确表示,要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些方针、思想和原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