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4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重要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还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全国人民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性大大增强,知识界的政治思想状况有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中国面临的新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这就迫切需要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来指导文化和科学的发展。这个方针正式提出是1956年,但酝酿比这要早。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1955年,毛泽东又多次把“百家争鸣”作为解决历史领域问题的办法。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题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以苏联为鉴,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讨论这个报告的过程中,陆定一提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们自由发表。有人建议,在科学、文化问题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4月28日毛泽东作总结发言,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方针。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这个方针:“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双百”方针,对影响文艺繁荣、阻碍科学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批评。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个《报告》。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把它作为一条重要的思想指导方针写入政治报告及其决议中。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语言,从更广的角度,表达了这个方针的内容。
基本内容主张在坚持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提倡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自由竞赛;允许不同学派并存;学术、文艺领域的是非问题,通过自由讨论和学术研究、文艺实践去解决,反对采取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方法。这一方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识别“香花”和“毒草”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学、文艺事业得到发展和繁荣。
贯彻和效果“双百”方针提出后,立即付诸实施:大力扶植昆剧《十五贯》的演出,为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树立榜样;破除清规戒律,开放戏曲剧目;《人民日报》改版,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发扬百家争鸣精神;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推动“双百”方针的贯彻。毛泽东还严肃批评党内怀疑“双百”方针的言论,排除贯彻“双百”方针的干扰。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办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会后,到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继续阐述“双百”方针,指出:“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4月29日,《光明日报》登载了北京大学教授李汝祺的《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毛泽东读后指示在《人民日报》上转载,亲自写“本报编者按”,“表示我们赞成这篇文章”。并替作者换了题目:《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在毛泽东等领导人大力推动下,“双百”方针贯彻不到一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术界自由讨论的风气开始浓厚起来,遗传学、经济学、史学、哲学、美学、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等方面,都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文艺创作方面,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化,出现了一大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作品。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曲折中前进1957年夏季开始的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使“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1961~1962年,在中共中央调整方针指导下,对科学、教育、文艺进行了调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即新侨会议)和故事片创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和全国科学工作会议(即广州会议),周恩来、陈毅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在这些领域制定了科学、教育、文艺的工作条例草案,纠正违背“双百”方针的错误。但是,1963年开始,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运动,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双百”方针几乎破坏殆尽,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1975年毛泽东对此不满,指出:“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要求党的文艺政策调整一下。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和支持下,文艺界才有了一点起色。但是,又很快被“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打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认真总结了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来在意识形态、科技等领域的“左”的错误,自觉、切实地贯彻“双百”方针。它同文艺、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文化科技领域其他重要的方针政策一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