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1957年开展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运动。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针对党内一些人经不住执政党地位的考验,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特权思想以及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不良作风的情况,决定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对整风的目的、内容、方法等作了部署:①整风目的。通过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②整风内容。各级党委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总结和改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检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情况,检查对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和“勤俭建国”方针的执行情况,检查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现象。③整风方法。多采用同志间谈心的方式,而不要开批评大会或斗争大会;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批评者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不抹杀一切,不搞过火批判;被批评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对原则性批评可能时作出必要结论,但必须容许保留不同意见。对犯了错误的人,进行耐心帮助,一概不给组织处分,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④在全党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并逐步形成一种永久的制度,以加强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⑤整风首先从县级以上、军队团级以上的党组织以及大的厂矿和大专院校的党组织开始,首先是检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选择若干基层党委进行试点,以取得典型经验,逐步推广。同时,应贯彻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并且必须使整风运动的进行同工作的改进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防止关门整风,妨害工作。
5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之后,又先后发表社论《为什么要整风?》、《为什么要用和风细雨的方法来整风》阐述《指示》内容。《指示》和社论的发表,标志着整风运动正式开始。
为了让大家敢讲话,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分别从北京南下,沿途作报告,解释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问题,为整风运动作思想上的准备。4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约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说明整风的必要性和意义,征求党外人士对共产党开展整风的意见。5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部署,中共中央统战部在5月8日至6月3日召开了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和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一些高等学校的党委也相继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时,国内民主空气高涨,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批评、建议。中共中央表示衷心欢迎这些善意的批评和建议,希望通过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克服党内不良倾向。整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导致了反右派斗争的发生,并犯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