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帝国主义在华文教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帝国主义仍在中国文教领域中有一定的势力。1950年12月,中国政府授权教育部,接收辅仁大学。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根据《决定》,1951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教育机关的指示》,随后对这些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办法:或接收改为公立学校;或改组校董事会与学校行政机构,撤消美籍人员的董事及行政职务,美籍教师思想言行反动者予以辞退;或改为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1月,教育部制定了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学校的原则、办法和接收时的政策及措施,重申中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管理学校。至1951年底,燕京大学、津沽大学(接受罗马天主教会津贴)、协和医学院等12所院校改为中国自办,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仍维持私立,政府给予补贴。与此同时,各地还妥善地处理接收外国津贴的中等学校514所,初等学校1500余所,以及幼儿园、孤儿院、育婴堂、慈幼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