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印边界争端
发布时间: 2021-03-17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印边界争端 中印边界历史上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按照双方行政管辖所及范围,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长约2000千米,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指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同克什米尔印度占领区的拉达克接壤的边界;中段指从西段的东南端起到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止的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偕尔和北方邦接壤的边界;东段指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的一段中印边界。中印边界争端由来已久。印度独立后,不仅全面接管了英国侵占中国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而且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继续扩大其占领范围。在1951年前后,印度方面在东段向历届中国政府均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境内推进,侵占了中国9万平方千米领土。1952年又在中段侵占中国领土2000平方千米。在西段,印度军队于1955年侵占了中国的巴里加斯地区。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后,印度军队在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深入中国领土,引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印边界上的第一次武装冲突。接着,中国政府要求同印度政府')">印度政府就边界问题举行和平谈判,提出保持中印双方边界现状;印度政府')">印度政府拒绝中国建议,继续贯彻它的“前进政策”。在西段,截至1962年10月20日止,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43个据点;在东段,仅1962年上半年就沿所谓“麦克马洪线”建立了大约24个新哨所,与此同时,不断挑起边界武装冲突。从1962年8月到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中印双方讨论边界问题,印度反而正式向中国提出全面的领土要求,并在中印边境集结2.2万余人的军队。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下令要把守卫中国领土的中国军队“清除掉”。18日印军在边界东、西两段向中国军队开始全面进攻。
    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于10月20日被迫在东、西两段自卫反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中国边防部队粉碎了印军的多次进攻,全面拔除设立在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的印军侵略据点,收复了失地。11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重申中印边界必须通过谈判解决。同时宣布:从22日零时起,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从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千米。随后,中国政府又宣布释放和遣返印军被俘的全部军事人员,并归还在冲突中所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在这次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不仅捍卫了尊严、保卫了领土的完整,在国际上开创了胜利军队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主动交还缴获物资,为谋求和平解决国与国边界问题的先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