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发布时间: 2021-03-18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2007年春,我国所有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2008年秋,我国所有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我国形成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普惠制。图为2008年3月13日,甘肃省临泽县第一小学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知要求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2006年9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2007年春,国务院宣布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07年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2007年11月,教育部召开会议,宣布“两基”(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所确定目标如期实现,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政策,反映出中国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