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粮票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 2021-03-18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粮票成为民间收藏品。

  随着商品供应的逐步丰富,票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里,甚至包括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票证时时控制着人民群众的生活。那时候,吃、穿、住、用、行……几乎样样离不开“票”。改革开放10多年后,甭说自行车票、彩电票、肥皂票、糖票、油票早已取消,连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粮票也于20世纪90年代初退出历史舞台 。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1年底,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要求在保证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情况下,对粮食实行长年放开经营政策。1992年3月,国务院决定提高粮食统销价格,改正流通领域价格倒挂的状况。从1993年开始,政府逐步对粮食流通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政策。1993年5月10日是北京市政府放开粮油购销价格第一天。粮票在北京正式“退役”了。

  至1994年,我国90%的县市已放开粮食价,全国性、地域性、地方性三级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粮食购销已开始全面进入由市场调节的轨道。这是当年华东最大的粮食专业市场——安徽颍上县南照米市的繁荣景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