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7月29日,引滦入津工程全线竣工。9月11日正式通水。这是1983年8月15日试通水时的情景。
引滦入津工程是把位于河北省唐山地区的滦河水引进天津市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天津市用水问题而决定兴建的。引滦入津工程从1982年5月11日全线开工,到1983年7月29日保通水工程全部完工,9月11日正式通水。引滦入津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综合性城市输水工程。工程包括从引水、蓄水、净水、配水的完整系统。全线共有215个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开凿一条过水能力为每秒60立方米、约12.39公里长的山下输水隧洞;整治108公里长的河道;建造100余座大小桥梁和12座倒虹;修建4座大泵站,18处扬水点和16座闸涵;新建一座库容4500多万立方米的尔王庄水库和加固于桥水库大堤等,是一项工程复杂、项目繁多的大型综合性工程。1981年,中央决定把引滦入津工程列为“六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在400多华里长的工地上,160多个单位,十几万军民参加施工,他们大胆采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施工奇迹:速度快;质量高;消耗低。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打隧洞节约的坑木就达几万立方。在施工的关键任务——凿通全长11.41公里的穿山引水隧洞的过程中,铁道兵和驻津部队采取长洞短打分兵包抄方法,将整个隧洞分成34个作业面,沿线从15个支洞掘进。由于这项任务的胜利完成,使整个工程进展迅速。1983年8月15日上午10时整,随着一声开闸的指令,大黑汀水库的巨型闸门徐徐启动,清澈的滦河水飞流而下,举国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全线试通水开始了。奔腾的滦河水在坝前、渠道打着漩涡,卷起如棉似雪的大小浪花,解放军指战员和迁西县人民欢呼雀跃。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1984年8月16日,国家正式验收引滦入津工程。引滦入津工程通水后,大大缓解了天津居民饮水问题,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