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863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3-18    作者:    来源: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8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图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中央控制室。 微信图片_20181102005922

  1986年3月3日,863计划”四位倡导者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右起)在一起。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国务院从4月开始组织制订计划纲要工作,5~7月,对项目进行评审和筛选。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目的是在15年内在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863计划”实施几年后,一批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在生物技术领域,培育成功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5%左右的两系法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并培育出6个优良粳型品种间的组合和一个籼型品种间的组合。在新材料领域,研制出了直径为30~50毫米均匀的多晶金刚石薄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