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 建党百年大事点读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发布时间: 2021-03-18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
  字体:(     ) 关闭窗口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原子弹装置核爆炸试验成功。这颗原子弹装置从正式开始研制到爆炸成功,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1955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发展中国的核工业战略决策,研制原子弹是其最主要的项目。根据1957年中苏两国签定的协议,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但苏方一直拖延。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拒绝提供原子弹资料。7月,中共中央作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的决定。第二机械工业部据此提出了在5年之内制成原子弹,并拟订爆炸试验的计划。在全国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以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等科学家为骨干,加速铀235生产建设和原子弹研制攻关。到1962年,铀235生产和原子弹的理论、结构、工艺设计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完成了一种理论设计和爆炸物理、飞行弹道和自动控制台架三大关键试验。二机部提出了在1965年以前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两年规划,中央予以批准,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从1963年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动工兴建,同时成功地进行了缩小比例的聚合爆炸试验。1964年8月,原子弹试验装置加工、装配、验收完毕,运往基地。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按预定时间爆炸成功。这颗装置以高浓铀为装料,采用“内爆法”和塔爆方式。试验结果证明,在理论、结构设计,各种零部件、组件和引爆控制的设计和制造,以及测试方法和设备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1965年5月14日和1966年10月27日,中国又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核航弹空投和核导弹试验,掌握了可供实战使用的原子弹。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进入了国防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保卫世界和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