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1902.11-1985.6),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七月派诗人,中国左翼文化代表人之一
1920年起他就读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学,其间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1925年进北京大学预科,一年后改入清华大学英文系。不久辍学,回乡参加革命活动,后一度任职于国民党的宣传、文化部门。
1929年到日本东京,进庆应大学英文科,曾参加日本普罗科学研究所艺术研究会,从事普罗文学活动。1933年因在留日学生中组织抗日文化团体被驱逐出境。回到上海,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部长、行政书记,与鲁迅常有来往。
胡风的理论批评文字涉及多种文体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理论问题等,但中心是围绕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实践及其发展而展开的。
抗日战争时期,胡风在他主编的《希望》等刊物上曾发表了不同于他人观点的一些文章,受到国统区一些文艺界人士的批评。建国以后,胡风和一些同志的文艺思想的矛盾日趋尖锐,交锋不可避免。1952年5月25日,《长江日报》发表了胡风派成员舒芜的检讨文章《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6月8日转载该文,并在编者按中指出,胡风的文艺思想“是一种实质上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文艺思想。”同年12月,文艺界部分同志和胡风举行过几次座谈讨论会,对他进行帮助。胡风在个别问题上作了一些检讨,但在根本问题上,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随后,《文艺报》1953年第2、3期先后发表了林默涵的文章《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的文章《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1954年7月,胡风写了30多万字的《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上报党中央。其中《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对林、何的观点一一进行了反驳,并在《作为参考的建议》中,对文艺工作的组织领导方式提出了意见。1955年1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决定将党中央转发的《胡风对文艺问题的意见》印成专册,随《文艺报》第1、2期合刊附发,供读者研究,以便展开讨论。按照中共中央批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的指示(1955年1月26日)的要求,中国作协于2月又举行扩大会议,决定对胡风文艺思想展开全面的彻底的批判。
1955年5月13日至6月10日,《人民日报》陆续公布了三批《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并都加有说明性质的“编者按”。从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演变成所谓清理“胡风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敌我斗争,有关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问题的争论也就随之中断。胡风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之首,被捕入狱,并开展全国范围的批判斗争。
胡风于1979年获释。历经1980、1985、1988年三次平反。平反文件指出:关于胡风问题的所谓批判,不仅在政治上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在学术上也是极不民主的。胡风文艺思想系统中,固然包含着个别片面的东西,但深寓着可以发人深思的、以往为我们许多同志所忽视的一系列独特见解。尤其关于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艺术规律等问题的探索,在我国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现在看来也还是相当深刻的。
正如《中央办公厅关于为胡风同志进一步平反的补充通知》中所述:对于胡风同志的文艺思想和主张,应按照宪法关于学术自由、批评自由的规定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由文艺界和广大读者通过科学的正常的文艺批评和讨论,求得正确解决,不必在中央文件中作出决断。
胡风后出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他的文学理论著述辑为3卷本《胡风评论集》出版。
参考文献:
文振庭、范际燕主编:《胡风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胡风著:《胡风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胡风著:《胡风遗稿》,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
胡风著:《胡风三十万言书 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王丽丽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 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