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八届十中全会是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进行的。
“七千人大会”之后,中共中央在刘少奇主持下继续大力调整国民经济,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严重困难,研究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强调工农业都要退够。在农业恢复过程中,一部分省区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办法,也叫“责任田”。安徽省有85%的生产队采用这个办法。广东、广西、湖南、河南等省区灾情严重的地方,采用了包工、包产等经营管理办法;个别地区也有分田到户和单干的情况。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很注意农村的经营管理问题,主张以生产队为主体向作业组实行包工,大活分地片包到组,零散小活包到人。刘少奇、邓小平都表示支持这种主张。生产责任制对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在调整经济的同时,还注意调整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革命知识分子之冕),给一部分右派分子摘帽子,给“反右倾”中错批错斗的党员、干部甄别平反等。1962年6月16日彭德怀向党中央、毛泽东写了申诉信(通称“八万言书”),以便澄清庐山会议加给他的反党反社会主义、“里通外国”的罪名。这个时期,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有了某些激化的情况, 1962年4月16日苏联策动诱骗新疆塔城、裕民、霍城三县6万余人逃往苏联,5月25日又制造伊犁暴乱事件。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印度军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侵犯我西藏、新疆边境,社会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利用经济困难进行犯罪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先后在北戴河、北京开了两个月工作会议,之后十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在会议一开始,发表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对国内外形势作了不符合实际的估计,对党内的矛盾和意见分歧作了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把阶级斗争问题当成了会议主题。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单干风”(指包产到户)、“翻案风”,并决定分别成立彭德怀、习仲勋专案审查委员会,对这两个所谓的“反党集团”进行审查。邓子恢主持的农村工作部被认为“十年来没有做过一件好事”,在会后不久即被撤消。这些错误的批判和组织措施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七千人大会后开始恢复起来的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再次遭到破坏。
全会将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写进了公报。公报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几,但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些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在对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同时,我们必须及时警惕和坚决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毛泽东还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和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号召。
八届十中全会还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关于有计划地交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增选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各21人,增选陆定一、康生、罗瑞卿为书记处书记,同时决定撤消黄克诚、谭政两同志的书记处书记的职务。八届十中全会认为,我国人民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八届十中全会号召全国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一切爱国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更高地举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鼓足干劲,努力增产节约,为争取明年农业的丰收、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新发展、为争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而奋斗。
会议结束前夕,毛泽东考虑到“反右倾”斗争给经济工作带来的干扰,接受了刘少奇等人的建议,在会上提出了不要因为强调阶级斗争放松经济工作,要把经济工作放在第一位。因此,全会结束后,继续按原计划调整国民经济。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错误还未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