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验基地爆炸成功。共和国诞生初期,国家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安全没有可靠保障;国际上,面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在严峻形势下,以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所需要的尖端科技为重点,突破封锁,提升实力,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955年初,中国核工业创建。1956年年初,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随后,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出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和“10年规划”。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新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队伍建设和研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研制原子弹的专业技术干部已有了数千人,原子武器装配的工厂、设备业已具备,研制原子弹所需的新型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和其它设备也有了准备。1961年中共中央作出的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推进了“两弹”研制进程。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当时所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当天,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布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并发表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参考文献:
葛康同等著:《两弹元勋邓稼先》,新华出版社 1992年版。
核武器效应试验史编委会编:《大西北 大戈壁 大事业:中国核武器效应试验风云录》海潮出版社 2002年版。
彭继超著:《中国核武器实验纪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年版。
陈长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美台反应》,《百年潮》2006年第5期。
张开善:《究竟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张开善:《记中国核武器奠基人之一:杰出核物理学家朱光亚》,《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1期。
孟昭瑞:《张爱萍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第1期。
|